[感想] 朦朧、雙生花、青春殘像 – Hana & Alice / 花與愛麗絲

經過兩年的時間,岩井俊二的新作在台灣首映,受矚目的程度從很多人坐在走道上看就可以了解,還看到有些人竟然拿著”情書”的海報入場,看來花與愛麗絲是背負本地觀眾很大的期待的。

Hana%20Alice%202.jpg

開場將近十五分鐘裡,兩個女孩子走路去坐電車、一路嬉戲笑鬧、下車換車、甚至跟蹤帥哥。這一連串的橋段可以看出岩井俊二與攝影師筱田昇合作的默契,與岩田本人的導演技法,已經不可諱言地更上一層樓。事實上不只開場,全片幾乎70%的鏡頭裡,角色或走或跑或跳或舞,持續地展現律動感,加上岩井電影裡慣有的手搖鏡頭、與流暢的鋼琴弦樂合奏配樂(這次音樂是由岩田自己負責),在畫面上已經蘊藏著相當程度的活力,而電影劇情本身是圍繞在花與愛麗絲這兩個古靈精怪的女孩身上,更加使電影節奏保持在一種輕快愉悅的速度上,也使觀眾的情緒持續地高昂興奮。

而如果全片一直快樂搞笑,花與愛麗絲也不免只是另一種角度的校園喜劇吧了,除了劇情關鍵的失憶事件外,在本片真正的主角–愛麗絲身上,也另外牽出了一條破碎家庭的劇情線。短短二十分鐘與已分居爸爸的相處戲:送鋼筆、吃午餐、甜食、參拜寺廟、玩牌、撿到陌生手機,從頭到尾都不讓愛麗絲親口說出對這場會面的感受,但這些小小橋段的蛛絲馬跡裡,都透露愛麗絲對爸爸的孺慕之情,在最後分別時的橋段:”爸爸! 我愛你(中文)”,”這個時候應該說再見(中文)啊!”,一個孩子對親情的渴望,一個父親在現實的無可奈何之外盡力滿足孩子的心情,完全在這二十分鐘裡用簡簡單單的隨意對話表現出來,竟讓我當下也飆出了幾滴清淚。岩井俊二對於氣氛的掌控功力日漸成熟,讓他現在看來,不僅僅祇是一個賣弄浪漫的導演而已。

剛剛稍稍提到關於攝影的技巧上,隨著筱田昇的過世,我很懷疑(害怕)日後岩井俊二的電影是否仍能保持他詩意的風格,就算是在燕尾蝶這樣混亂無章的電影裡,筱田昇那光影朦朧的技法仍然讓這部電影在美術上仍保持一定的水準,而在”花”片中,故事又拉回岩井擅長的年少回憶劇情上,筱田這種透著光的朦朧拍法更加強了每段青春中都帶有的不確定性,而且比之前的幾部電影都更加強烈,而與這次整體的美術色彩比較之下,更突顯了很大的對比。像是隨風飄揚巨大櫻花樹、熱鬧廟會、與種滿鮮花住家的鮮豔,與寒天吐氣成霧、夕陽無人教室、戶外芭蕾夜拍的朦朧,在視覺上所營造出的豐富華麗感,就這點而言,花與愛麗絲某種程度上已經有一定的成功地位,更可以說是筱田昇生涯的一次完美代表作。

回到人物的角度,片名既然叫做花與愛麗絲,當然在這兩個角色的性格描述上要大加著墨;花是一個害羞、但在感情上很堅定的女孩子、愛麗絲則剛好相反,平時古靈精怪、在愛情的關鍵時刻卻往往退縮,這兩個女孩子個性互為表裡,卻好的如膠似漆。這樣的女孩死黨,在你我的年少記憶裡也許曾出現過,甚而更埋藏在每個女孩的心中,花樣年華的女孩子,哪個不是時而嬌羞、時而瘋狂的呢?這樣迷人又神秘的題材,岩井一個大男人竟可以詮釋地如此貼切(他也負責本片劇本寫作),拍來令人喜愛而不感造作噁心,這是他的利害之處。反觀本片重要的王子角色-宮本學長,也還真是把青春期男孩對愛情的遲鈍與矇懂無知給表露無疑(笑),某種程度也反映岩井電影裡一貫的重女輕男角度XD。

花與愛麗絲是如此要好的一對朋友,卻在情海上起了爭執,花在無意間玩了一場失憶遊戲,還把旁觀的愛麗絲給拖了下海,卻沒想到不碰愛情則已,一碰之下連嘻嘻哈哈的愛麗絲都痛苦掙扎起來,這道難解的三角戀愛習題,開始得突如其來,結束得也莫名其妙。本來是瞎掰的玩笑,最後竟也弄假成真,姑且不論劇情是否虎頭蛇尾,但就像村上春樹說的,”青春時的戀愛宛如寧靜山坡上的雪崩一般突然而猛烈”,愛情本就沒什麼道理,在青春裡更是充滿了不規則性與不確定性,又何必強求這小朋友玩笑戀愛的合理性呢?而且過程有笑有淚,花與愛麗絲都在這場胡鬧戀愛中學習了割捨與體諒,換得成熟的同時,戀愛的下場倒不是那麼重要了,更何況過程起起伏伏熱熱鬧鬧,觀眾已然獲得絕大的樂趣,在最後的相聲(落語)場景,兩人無言的和好,已經為這場愛情畫下最美好的句點。

雖然片名叫做花與愛麗絲,但是真正的劇情重點卻放在愛麗絲身上多些,她除了愛情與家庭的故事外,面對現實工作的體驗也是重點,過程中面試的不順利她都放在心裡,在家庭無人可傾訴,花又忙於愛情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一向勇往直前的愛麗絲在這裡是沉默的,她用忍耐與學習去取代抱怨與放棄,在觀眾心理勢必是多添了幾分憐惜,也不免認同現實的殘酷確是如此,青春之所以令人回味,不只在於它的甜美,更在於它初嚐幻滅的那份苦澀。最後的獨舞展現了她堅定目標一心往前的決心,那不是有勇無謀的莽撞,而是全力付出的一份勇氣。愛麗絲在片末比起花來,更增添了一份成熟,原因在此,這是令人想大聲為她的成熟叫好之處。

花與愛麗絲在視覺上,與劇情主旨上都可以看出岩田俊二在編導上的日益駕輕就熟,除了拍攝題材的多元性需要擴展之外(總不能老是拍小男生小女生吧XD),岩田俊二這位從未在國際影壇得過獎項的導演,絕對是有資格躍馬爭逐國際榮耀的,值得國內觀眾日後繼續期待他的表現。

這樣就結束了嗎?

可能有人還記得先前花跟愛麗絲兩個人有來過台灣的新聞喔?
沒錯…..他們後來以”另一個”花與愛麗絲”的世界”為題,在台灣拍攝了一本寫真集,我想是因為原本電影裡提到中文的關係吧,所以延伸這樣的概念,假想在台灣也有一對高中好朋友”花語”(電影裡的日文原名是花)與”愛莉絲”(電影裡的日文原名是アリス,這裡是用國字寫的喔),她們上的是虛擬的”北星女”高中(但黃衫黑裙的制服看起來根本就是景女XD),這本寫真集就是兩個人在台北街頭的留影,看著她們在麗水街漫步、在美而美買東西,”這樣的女孩子是世界各地哪裡都有”的感覺真的會強烈地冒出來,製作團隊想的出這種點子真是佩服他們撈錢…呃..是延續電影精神的創意了不起。除此之外,還有漫畫等一大堆關於花與愛麗絲週邊媒體的發行,相關的介紹….未來有機會吧…

tn_photo_1280_win.jpg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