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到日本去!] 3. 雨絲霏霏、歷史的浪漫

也許是八個月的時間不夠磨滅存在我身體裡的記憶,當夢境開始飛進一大堆烏鴉大肆聒聒亂叫的時候,我很自然地張開了眼睛,我在東京,而這是第二天的開始,今天的目標是距離東京西南方一百公里不遠的溫泉鄉,箱根。

清晨八點的東京一貫地繁忙,冷冽的空氣讓我的頭腦瞬時清醒,不過烏雲低壓壓地佔據整個天空,這種天氣雖然很適合在山裡健行,但是在山岳地帶的箱根,說不定其實早就已經開始下雨了,實在是令人擔心呢….


箱根的中心–箱根湯本與紅通通的浪漫號電車


我們要坐浪漫號電車從新宿直達箱根,浪漫號電車總共有五型,我們剛好坐到了最古早的車種7000型,全車暗紅的外表有種古樸的味道,只是從上車到坐下來,我就不停納悶,這台浪漫號電車上的乘客除了我們之外,大都是身態微駝的老公公老婆婆,我們座位後的老公公,一上車坐定後便呼嚕呼嚕地睡著了,前面的老婆婆們喝著酒,一邊用手掩口一邊喔呵呵呵地高聲談笑…這根本就是宛如老人安養院的接送列車…..哪裡有浪漫之感XD!就在浪漫號電車一點都不浪漫的疾駛中,窗上開始有了水痕,果然箱根早已經飄起細雨。當我們步出箱根湯本車站時,輕霧伴著小雨瀰漫在群山環繞的街道,來來往往的遊客在街道上的名產店進進出出,果然溫泉街道在哪裡都是類似的風景,只是在這裡霧氣代替了溫泉的硫磺水氣,我們還沒有泡到溫泉,身體就已經沐浴在溫泉鄉的浪漫氣氛中了。

打開每一張箱根的地圖,上面絕對都是密密麻麻的景點,除了數不清的美術館之外,葦原與火山口等自然美景、纜車與海盜船等特殊交通工具星羅密佈地散列在這箱根山區,不過其實箱根地區佔地並不會很大,環繞一圈差不多只有一小時多一點,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坐著登山巴士上山,打算以逆時針方向繞行箱根,第一站便是箱根南方的箱根神社。巴士靈活地穿梭在狹窄的山路間,路旁幾乎十分鐘便會穿過一個名勝古蹟,像是猿之茶屋或雙子茶屋等等,這些歷史悠久的木造建築在雨裡靜靜地佇立著,似乎其中有著一股眼神注視著上山的遊客們,雖然只是擦身而過,我仍然感受到那歷史的重量,畢竟在日本歷史裡,箱根這個地方也發生過不少事跡,那種古遠的沉重感在這細雨裡更加地有氣氛,讓人心神安定下來。


路邊隨便一個旅館或是古蹟,都是這樣萬花繽紛

只是老天好像要刻意阻擋我們這些土包子一般,雨勢越來越大,等到我們在元箱根下車的時候,雨已經大到我們得站在屋簷下躲雨的地步,蘆之湖就在我們的面前,但是傾盆大雨之下誰還有心情觀賞美景呢…而且更慘的是,從湖面上吹來的強風讓雨是橫著打過來的!沒帶雨傘的我戴著帽子,身上披著Gore-Tex的大外套,還是只能抵擋從上方落下的雨,這種從湖面吹來的雨讓我的褲子跟鞋子通通泡湯了,除了後悔應該連內褲都買條Gore-tex材質的之外,我們只能連滾帶爬地盡速離開湖邊,隨便找了家麵店,吃了碗這裡的特產–山芋拉麵,我只知道”燙手山芋”這個詞,今天卻看到了貨真價實的山芋,外表看起來很像去年在京都聽松院吃的Tororo–一種用山藥泥做成的黏稠狀食物,用力攪拌也會牽絲,看起來兩者根本沒什麼不同,真是讓我搞混了…難道山芋就是山藥? 還是說Tororo其實也是山芋製成的? 不過同樣的,吃起來實在是不太習慣,不過剛剛才在外面的淒風苦雨裡打滾,能夠馬上吃到一晚熱騰騰的拉麵,實在是沒什麼好挑剔的了XD,吃完了麵,看看外面雨勢小了一點點,大家的衣服也烘乾了一些些,我們盡速向著箱根神社前進。


天氣是真的很不好,湖邊根本沒什麼遊客

走向箱根神社的入口,感覺也走入了一座森林的入口,從這裡開始,道路兩旁都是高可參天的巨木,高聳的鳥居矗立在入口,火紅的外表經過雨水的洗刷更顯鮮明,鳥居背後就是墨綠的林木,彷彿這是兩個世界的聯接口,傳說鳥居有著防護罩一般隔絕邪惡的功能,我穿過箱根神社的鳥居,倒覺得世俗的塵囂已經被隔絕在身後,面前只有一片寂靜,只有落葉與飄雨的沙沙聲落下,飄在我們身上的不是水滴,那是遠從源平合戰就累積下來的千年歷史點點滴滴,是無數人的愛戀與噌恨所揉合的複雜因緣結晶,而如今一切都落在這箱根神社的石版路上,化為虛無。聽著大家在路上”趴答趴答”的腳步聲,我不禁想著,我現在所過著的生活也如這些轉瞬消失的腳步聲響一般,我的一生終究也會消逝在時間的大河裡,人世來來去去,但也許只有被鳥居守護的箱根神社可以長久見證著歷史的過往,它沉默地獨居在深山之中,觀察著人類重複且自以為是的舉動,如同過往千年一般。


入口巨大的鳥居與旁邊的石燈籠,看到的瞬間就感覺氣氛十足

我想這就是所謂”歷史的浪漫”吧! 個人的喜怒哀樂比起眼前這座活歷史,又算得了什麼呢? 瞬間感覺心情開朗了起來,雖然還是淋著雨,不過全身變成落湯雞的鬱悶都一掃而空。


高聳的林木隧道,宛如回到過去的時光隧道

在箱根神社的入口不遠,有一間”寶物殿”,看起來好像是舉辦短期文物展的場所,一方面為了躲雨,一方面也是想多了解箱根的歷史,我們跑進了寶物殿一探究竟。接近點一看,這可不得了,展覽的兩樣東西可讓我大感興趣,首先是一路上一直看到的”曾我兄弟”。在坐登山巴士的時候,曾經經過”曾我兄弟之墓”,在箱根湯本的商品街,也看到曾我兄弟的土產(五郎稚兒饅頭),曾我兄弟到底在箱根做了什麼事? 沒想到寶物殿裡就有介紹,不但讓我了解他們兄弟的事蹟,甚至解開了我多年來的一個疑問。

當年在看漫畫”福星小子”時,看到了”一富士二鷹三茄子”這樣東西,如果過年除夕晚上睡覺所做的夢,也就是元旦的第一個夢(稱作”初夢”),夢到富士山、加上老鷹跟茄子,甚至只要夢到其中一樣,就代表會有整年的好運,感覺像是日本文化裡的吉祥物,就像中國文化裡的蝙蝠菜頭一樣。不過後來讀歷史書,又讀到了”日本三大仇討”這項事蹟,好像這三大仇討,又跟一富士二鷹三茄子有些關係,讓我覺得有點詭異,仇討這種相殺的事情,怎麼會跟吉祥物扯在一起呢? 加上我又只知道三大仇討中的”忠臣藏”故事,所以對於三大仇討更是一頭霧水。

話說從頭,什麼是”仇討”呢? 簡單來說,就是報仇,但這報仇不是簡單的復仇、或是因搶地盤之類的利益衝突所引起的殺人行動,仇討指的是隱含忠義之心的報仇行動,基本上這仇必定含有某些不平不公義的因素,導始復仇者為了對所侍奉之君王盡忠,為了對慈愛的父親盡孝,為了對被冤殺的弟弟盡義,而讓他們對加害者進行暗殺,這在過去封建時代來說,是一種自行聲張正義的行為,是一種寧願捨棄生命也要取回公道的舉動,以”武士道”作為思想基底的日本歷史來說,仇討這種行動是非常受到崇敬的。

而一富士二鷹三茄子又跟三大仇討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當時伊賀上野是茄子的名產地,所以三大仇討中的”伊賀之仇討”就以茄子來代表,而鷹羽是忠臣藏故事主角淺野家的家紋,所以老鷹代表的就是三大仇討中最有名的”赤穗浪士之仇討”,最後的富士就是因為曾我兄弟在富士山簏替父親報了仇,因此富士代表的是”曾我兄弟之仇討”。

雖然市面上現在有很多日本文化的書籍(尤其是關於忠臣藏的故事),不過在這裡還是簡單描述一下三大仇討的故事,伊賀之仇討描述,跟著名劍客柳生十兵衛三巖學劍的劍士荒木又右衛門,為了替妻子的弟弟渡邊源太夫之死報仇,與妻弟渡邊數馬(數馬是源太夫的哥哥,另有一說數馬是源太夫之子)一行四人,追殺兇手河合又五郎,荒木他們最後在伊賀上野城的入口,突襲又五郎等十一人,經過六小時的激烈纏鬥,荒木一行剩下三人(只死了一個人),又五郎一行包括又五郎死了四個人,成功地報了仇。當然這事件背後還有濃厚的政治衝突(池田家與安藤家的不和),不過話再說下去就嫌囉唆了,後話待續。

赤穗浪士之仇討也許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復仇故事,一直到現在,漫畫或電影三不五時就搬演個新版忠臣藏,這自然是因為故事裡的復仇太過傳奇,四十七名義士裡又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蹟之故。一切都要從元祿十四年江戶城發生的”淺野事件”講起,赤穗藩的藩主淺野長鉅受到了吉良義央的嘲諷,原本準備招待皇室使者的淺野已經心力交瘁,在吉良故意雞蛋裡挑骨頭的言語刺激之下,一怒拔刀要刺殺吉良,雖然吉良只受到輕傷,但是在江戶城中拔刀是絕對不允許的事情,當時的幕府將軍綱吉震怒之下要求淺野切腹,並且解散赤穗藩,這些赤穗武士頓時成了赤穗浪士,他們忍受著家業被奪的恥辱與主君受到的不公待遇,表面上還得花天酒地,以轉移幕府等其他人的注意,最後沉默了一年半的時間,在元祿十五年十二月夜晚,由大石內藏助的率領之下,四十七位赤穗浪士突入吉良的住所,斬殺了吉良義央,而且因為行動太過突然,加上浪士們的計畫周密,四十七人竟然全身而退無一傷亡,隔年二月,幕府在”該不該處死這些忠義之士”的聲浪下,仍裁定赤穗浪士們集體切腹,結束了這個故事。

茂呂美耶女士所寫的”江戶日本”裡有對這個故事更詳盡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讀讀~


赤穗浪士的首領大石內藏助,不知有多少明星曾扮演過這個角色

最後終於要說到”曾我兄弟之仇討”了,曾我兄弟的父親是河津祐泰,他與工藤祐經有很複雜的衝突與怨恨,最後工藤用弓箭暗殺了河津,曾我兄弟的母親帶著他們改嫁給曾我氏(這就是他們被稱為曾我兄弟的由來),不過他們還是對父親的慘死念念不忘,而這時他們都還只是小孩子而已(父親死時哥哥十郎五歲弟弟五郎三歲)。兄弟倆過了十七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終於等到復仇的一天,在某個下大雨的深夜,兩兄弟潛入工藤的別館,奮勇殺了十幾個人之後終於殺了工藤祐經,不過哥哥也在此殉難了,弟弟當場就被捕,隔日就處刑了,而當時弟弟五郎只不過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武士而已。


曾我兄弟的浮世繪畫像

寶物殿裡展出了很多有關於三大仇討的文物,特別是因為曾我兄弟事蹟發生的地點就在附近,所以他們的遺物也很多,像是五郎當時所使用的短刀,或是”曾我物語”(民間根據兄弟倆的故事所改寫的劇本)的原始手抄本等等,在知道了他們的事蹟之後,可以親眼看到這些千年古物,想到當年他們就是拿著這把刀報了血海深仇,當年百姓就是拿著這本書閱讀這段悲慘的故事,讓我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性,儘管”曾我兄弟之仇討”的內容有可能經過後人加油添醋,但是這些辛苦保存下來的久遠物品,仍然傳達了某些部分的真實,讓我彷彿可以看見曾我兄弟揮刀抗敵的模樣,為他們的奮鬥而感動。

在寶物殿第二大發現是靜御前的陶磁白笛,這帶給我更大的震撼,因為在源平合戰的故事裡,我最喜愛的人物就是靜御前了(御前是古時對夫人的敬稱),她拿著笛子在林間吹奏的模樣,更是她在我心中的美麗形象,現在竟然在這個偶然躲雨的地方,不預期地看到這麼難得的文物,真是好像在KTV去廁所尿尿時發現偶像也在旁邊一樣興奮(對不起粗俗了點)。若不是寶物殿裡嚴禁吵鬧,我一定會興奮地大跳大叫的。


古時候留下來的靜御前畫像

靜是在日本戰亂時代裡,幾位擁有絕世之姿卻又有著悲慘命運的美女之一。她在父親死後,隨著母親到京都,從事”白拍子”的工作直到長大,白拍子基本上是舞姬的一種,穿著白色被稱為”水干”的上衣,戴著黑色的”立烏帽子”,通常配上紅色的長褲,以男裝的造型跳舞,原本是在神佛之前表演,不過到後來也會在皇室、諸候、甚至富貴人家家中表演。靜當時已經以舞藝高超成為京都最有名的白拍子。有一天靜正在山中練習舞蹈時,遇到了被官兵追殺的源義經(當時稱做牛若丸),靜反應很快速,馬上把女人平時披在身上的披肩蓋在義經身上,偽裝成女孩子而躲避了追捕,義經驚訝於靜的美貌與機智,對她有了好感,突然看到靜腰帶上插著的白笛,不禁看得出神。原來當時義經因為逃難的關係,把母親留給他的寶貴笛子給弄丟了,靜知道這件事後,竟然願意把這支白笛”借”給義經,其實這支笛子也是靜的母親送給她的,對她來說也是很寶貴的物品,但是靜為了安撫義經的情緒,願意先把貴重的笛子借給他。”那我日後該怎麼還給妳呢?”義經知道今日一別可能永無見面之日,沒想到靜的回答更妙,”如果日後註定會見面的話,那一定會見面的!”這種回答證明,靜真的是一位不簡單的女性,會跳舞(代表身材好XD)、夠貼心(知道帥哥想媽媽了)、又冰雪聰明(還懂得借東西給帥哥製造機會),一千年後的我都不禁為之傾倒呢!


左邊兩張就是白拍子的服裝,是不是很像現在巫女的打扮呢?最右邊的是目前正在上映的NHK大河劇”義經”裡,扮演靜御前的石原里美(好可愛!!)

之後靜跟義經果然在意外的情況下再度相遇了,靜成為了義經的愛妾,可惜美麗只到這裡為止,沒想到源氏在推翻平氏之後,哥哥源賴朝卻開始追殺弟弟源義經了,靜當時腹中已有了小生命,卻仍然得一路逃亡到海邊去,傳說義經曾經交代(正史是賴朝下令的),”如果小孩生出來是女生,請繼續撫養她,但如果是男生,那就直接丟掉海裡去!”這種無奈的殘酷真的是太悽涼了,沒想到不幸的是,靜生下的真是男孩子,不管傳說真實與否,這個剛出世的小孩就在”由比海濱”遭到殺害了,之後連義經也不幸遇害了,悲傷的靜跟已經出家的母親回到故鄉,蓋了一個庵來祭祀她生命中最愛的兩個人,最後在長期的憂鬱與哀傷下,就這樣以僅僅二十歲的青春年紀抑鬱而亡了。

在寶物殿展出的笛子,依然雪白無暇,宛如靜御前跳舞時所穿的水干一般,她曾經美麗風光,可以選擇更輕鬆更快樂的人生活下去,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女在遇見義經的第一刻,就選擇了名為”愛”的崎嶇道路,為她所愛的人奉獻出一切,在她生命中最後波濤萬丈的五年,她戲劇性地度過了平凡人不敢想像的幸福與悲慘,對整個歷史來說,靜御前並沒有作出什麼驚天的大事,但降臨在她身上的壓力與悲劇卻遠遠超過很多比她更有力的掌權人物,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 現實無時無刻都在超現實地傷害著我們,而我們對歷史的走向也許永遠無法評斷是非,但是對於靜御前這位奇女子的悲慘遭遇,任何人都不禁為她感到哀傷,更佩服她用愛犧牲的勇氣與毅力。至今日本各地仍然有很多祭祀靜御前的神社或是活動,證明靜御前仍然是深受人民喜愛的一位傳奇人物。


這就是寶物殿裡展出的靜御前之笛(明明裡面不能照相..這張從日本網站抓到的照片是怎麼拍的..)

走出寶物殿,屋外仍然下著大雨,但我的心情已經在寶物殿裡徹底地被洗滌過了,看著屋簷落下的雨滴,我感覺每一滴都沾染上了哀愁的色彩,想起曾我兄弟在同樣下雨的黑夜裡,握著短刀等待刺殺的時刻來臨,想起靜御前在逃避賴朝的追殺時,一定也曾在這樣的山中小屋裡度過這樣的雨天午後。時代變遷,現在已經不是戰亂的動盪年代了,看到這些過往的歷史,配合這樣的雨,還真的是宛如身歷其境,彷彿下一秒就可以看到靜御前從前方的山徑旁出現,清秀的臉龐上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一邊吹著笛子一邊跳著舞,這樣想著,不免還要感謝這場氣氛十足的大雨,讓我們在這箱根神社裡,好像穿過了千年時空隧道,而與戰國美人靜御前美麗相遇。

在參訪過箱根神社之後,我們前往神社旁的元箱根,準備搭船前往旅館,下午的行程將是海賊船+空中纜車+森林祕境的大冒險,敬請期待!

註:關於靜御前的景點非常的多,像是靜御前誕生之地,還有各地的靜神社等,這邊列出一些以做參考;
靜御前誕生之地: http://travel.nihonkai.com/feature/51/
靜神社: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