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複製、視覺轟炸、榮光的再現 – The Island / 絕地重生

Michael Bay / 麥可貝可以算是幾個實現”好萊塢夢想”的導演,從MV導演躍上大銀幕,接連拍了幾部大製作動作片,獲得了很高的票房。在九零年代的Bad Boy / 絕地戰警、The Rock / 絕地任務、與Armageddon / 世界末日之後,可以說麥可貝已經位居好萊塢商業動作片的第一把交椅,而在他交出最新作品The Island / 絕地重生的今年,他才剛滿四十歲而已。至今拍過六部電影的麥可貝,除了第一部絕地戰警之外,每一部都是破億之作,甚至連美國國外票房也是十分亮眼,每一部全球票房最少都在一億五千萬美金以上,代表他的導演手法已經征服了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觀眾口味,這位意氣風發的動作片導演到底葫蘆裡有什麼膏藥,可以把觀眾迷得神魂顛倒?



看看IMDB上的評分,可以發現他的電影大多不到七分(只有絕地任務達到7.0分),翻開某些影評評論,”麥可貝”這個名字甚至是”爛片”的同義辭,在絕地重生已經上映的今日,進入各大討論區,更可以看到兩派極其對比的評價互相抗衡,麥可貝在某些角度看來,也可以被稱為九零年代最受爭議的導演之一了,觀眾愛他,影評恨他,他的新片上映時總是讓輿論引起一片腥風血雨。

不可諱言的,我們身處在一個連子彈軌跡都要看得清清楚楚的電影新世代裡,觀眾已經放心地把想像的權利/權力完全交給了好萊塢的特效與導演去發揮,我們把生活中的苦悶藉由電影院裡的一百二十分鐘予以發洩(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被真正地紓解了),讓各式全是英文簡寫的特製音效轟炸我們空蕩蕩的大腦,五光十色的華麗CG動畫洗刷我們的視網膜,而在走出電影院之後,我們彷彿準備收假的士兵一般,繼續垂頭喪氣地面對我們無助的生活。是的,麥可貝並不是造成這波”轟炸電影”浪潮的起始者,他只不過是乘上了這波浪潮,而且乘到了最高點,再怎麼批評他的電影毫無內容,基本上這討論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也許他從未有意言志,也許他從未想拍出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電影,他所做的努力即是發揮他的老本行:將一部兩小時電影轉變成為一部兩小時的音樂錄影帶,只要觀眾在這段時間裡享受到短暫的刺激,就是導演最大的目的。至於他的電影裡是否隱含了某種訊息,普羅大眾未必在意,因為更精妙的電腦特效隨時都在研究,更嬌艷的美女隨時等著被發掘,未來還有更多的轟炸新浪潮等著取悅他們,麥可貝只不過是這潮流裡的一滴罷了。


麥可貝大爺本身就像個明星

於是我們所能從麥可貝電影裡探討的,絕不是劇情結構如何複雜,也不是內含什麼暮鼓晨鐘的開示,而是比較他與其他相似電影裡的戲法有何差別,效果是否鮮明,觀眾是否能夠得到他們認為等值於票價的娛樂?

在這種角度下,絕地重生裡翻拍諸多前輩的複製人題材劇情,就不是什麼值得千夫所指的罪狀了,因為麥可貝需要的只是,透過複製人的劇情架構之下,產出相對應的追殺/逃亡特效或動作橋段。而在Ewan McGregor / 伊旺麥奎格的無邪笑容與Scarlett Johansson / 史卡莉喬韓森的豐唇陪襯下,我必須說,絕地重生的動作橋段並不是近年來表現最佳的典範,但的的確確拍出了今年到現在為止最好最刺激的飛車橋段。

這段片中最長的動作橋段便是描述複製人逃亡的橋段,從主角逃出警車 – 搭上載滿鐵輪的卡車 – 與飛行機車的搏鬥 – 在市區內飛行 – 撞破大廈掉在搖搖欲墜的招牌上 – 從墜落的招牌上逃生為止,從上面大致的分段中可以看出,動作橋段最講究的起承轉合至少在這裡做到了,幾個橋段之間很清楚地把節奏切分開來,並且銜接的十分契合,更不致過於僵硬或是一廂情願。合情合理的橋段串接,加上高速的剪接與適可而止的暫停,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其中在市區飛行的這個小橋段,可以感受到,麥可貝似乎恨不得把膠捲剪成一秒一百格似的,在短短幾分鐘內塞入了極其複雜的飛行軌跡,觀眾根本無暇想像主角與追殺者之間的走位與相對位置,因為所有人早就看到眼花撩亂了,只看到主角穿梭在交錯的高空鐵道間碰碰撞撞地衝入大廈,碎片與火花充塞了整個銀幕,視覺效果十分華麗。值得讚賞的是,在飛行機車撞破大廈之後,麥可貝安排了一個小小的驚喜暫停,這個爆笑橋段不但瞬間讓觀眾放鬆情緒,而且更是一個承接上下橋段的休止符,讓觀眾在特效轟炸之間還可以喘一口氣,不會在連番爆炸中看得頭昏眼花。事實上在整段逃亡橋段裡,麥可貝適時地穿插追殺者不多話但精準指揮調度的旁線,讓觀眾了解這段追殺原由為何以及維持追殺在劇情裡的緊張感(這裡一方面要多虧Djimon Hounsou這位有型的黑人演員),比起在絕地任務追捕逃犯的飛車橋段裡,麥可貝只會把鏡頭對準車內,猛力地拉近拉遠,或是藉由追捕者拙劣的口白(總是”喔!””啊!””我一定要抓到你!”一堆狀聲辭與重複的台詞連發)來營造刺激效果,實在是進步許多(這個老問題甚至在絕地戰警2裡還存在)。


這個橋段最後結束的方式很可惜地略顯草率

在最近一年的動作片裡,似乎已經沒有像絕地重生這樣長篇幅的動作橋段了,即使仍然有一些佳作,但也鮮少像絕地重生如此段落明顯,像是Batman Begins / 蝙蝠俠: 開戰時刻裡大破壞的飛車橋段,在劇情意義上有所深意,但單就動作橋段上的繁複性則略顯薄弱與刺激不足,或是Bourne Supremacy, The / 神鬼認證2: 神鬼疑雲裡開頭的飛車橋段,神秘暗殺者追殺無辜的主角,車追車到最後人追車,這樣的安排是很不錯,最後以狙擊作結也頗有驚喜,但比起絕地重生,格局畢竟是略嫌小了一點。可能是因為市面上已經好一陣子不曾出現精采的追逐橋段,更令絕地重生裡的複製人追逐顯得獨特,我很期待在明年的MTV動作橋段獎(Action Sequence)裡,能看到絕地重生獲獎。

但是就像先前所提到的,這段追逐橋段刺激有餘,但並不足以名列經典之列,首先他仍然有麥可貝礙於大量使用特效而無法徹底展現的”走位障礙”,這問題在飛行機車部份特別明顯,觀眾大部分都只看到鏡頭固定在飛行機車上的乘員,或透過機車的顯示幕看到場景的其他部分,沒有辦法像Bullitt / 警網鐵金剛裡那樣用長鏡頭描述兩台車子之間來回前後的軌跡(請一定要看看ump45兄精采的警網鐵金剛介紹),麥可貝只能等到市區飛行的部份,才使用大量藍幕加上CG繪製動畫車體去表達這種互相有來有往的追逐感覺,而由於CG橋段看起來總是不比真實道具來得令人信服,導演還得在畫面上充填一堆動畫爆炸與破片,才能讓畫面看起來更豐富(或是更加混淆觀眾的感覺)。而高速公路上鐵輪亂竄的橋段看起來比較沒有這種問題,但是自從The Matrix Reloaded / 駭客任務: 重裝上陣之後,幾乎已經沒有導演能拍出更精采的高速公路大混亂,絕地重生雖然使用了鐵輪,這種未曾在銀幕上見過的嶄新阻礙物來增加橋段的複雜性,但是老實說並沒有什麼新意可言,鐵輪並沒有展現什麼奇特的效果,麥可貝自己在絕地戰警2裡面,曾經拿屍體當做飛車的阻礙物,這一點儘管令人噁心,但畢竟是有創意多了。


背光,黃到不行的色澤,這就是麥可貝風格的招牌之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Rob Cohen(xXx / 限制級戰警)與Doug Liman(Mr. & Mrs. Smith / 史密斯任務)這些前輩後輩紛紛開始搶奪麥可貝的動作片天王寶座之時,他交出了複製人逃亡的精采橋段作為自己最好的成績單,而不只這個橋段,絕地重生從開頭便宣示了麥可貝重拾寶座的決心,使用大量零碎的畫面描述複製人記憶裡的夢靨,這原本就是麥可貝的強項,另外數不清的慢動作畫面,仰視人物背光以塑造神聖的形象,永遠清澈的藍天、白雲,與黃澄澄的夕陽光,這些都是麥可貝在過往作品裡重複使用的模式,在絕地重生裡都再次重複地播放,似乎要觀眾再次確認麥可貝過往的榮光一般,絕地重生是一部雙重份量麥可貝風格的作品,沒有任何其他的轉變,有的只是更多的麥可貝,喜愛的觀眾請進戲院,厭惡的觀眾請識相地離開。就像片中的複製人與本尊真假難辨一般,我們可以期待麥可貝繼續複製他自豪的風格,直到他被潮流淹沒的那一天。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