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叛亂、自由、革命的火燄 – V for Vendetta / V怪客(五)(完)

5.V, V, V, V, V…全都成為V


V的閨房大公開

1.大家都是蓋福克斯

根據先前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很瞭解蓋福克斯的故事了,既然他是如此傳奇性的人物,可想而知不會只有亞倫摩爾與大衛洛伊德慧眼識英雄,事實上還有很多作家或電影引用蓋福克斯的典故,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作品裡有福克斯的蹤跡?

在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 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裡,校長鄧不利多養了一隻火鳳凰,這隻鳳凰在臨死前會放出絢麗的火燄,而後再次重生,牠的名字叫做”佛客使”,而事實上牠的原名Fawkes就是取用蓋福克斯的典故,佛客使死後就會再次重生,這是不是也象徵作者J.K.羅琳,其實也是站在支持蓋福克斯精神的一邊呢?

在80年代名樂團The Smith或是John Lennon / 約翰藍儂的作品裡也出現過關於蓋福克斯的典故。

現今每日都會使用到的十大英文單字裡,guy一定是榜上有名,我們常用guy來當作對某人的代稱,無論男女都可以使用這個字來指稱,而這個常用字也是從蓋福克斯沿用而來。原本在最早的辭意裡,guy指的是a person of grotesque appearance / 長相奇怪滑稽的人,這也許跟蓋福克斯節裡民眾所做的人偶有關,可能因為當時對蓋福克斯的評價還是停留在叛國份子的壞印象,所以大家也就恨屋及烏地把人像作醜一點,想想V怪客裡的面具,的確看起來也充滿詭異的幽默感。

不過到了今日,guy已經變成一個不含褒貶的中性詞,每個人都可以用guy來互相稱呼,蓋福克斯沒能炸了國會,不過他的名字變成全球通用的語言,也算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The Smith的”The Queen is Dead”專輯與佛客使

2.誰知道他媽的V到底是誰?

儘管V在原著裡親口說過,他並不是艾維的父親,不過一定有好奇的讀者死不相信,但這個問題其實在V for Vendetta的合訂本裡,亞倫摩爾所寫的序最後就有提到這件事。

“I was going to go on from this point and tell you exactly who V really is, but I’m afraid I’ve run out of room. The only real hint I can give is that V isn’t Evey’s father, Whistler’s mother, or Charley’s aunt. Beyond that, I’m afraid you’re on your own”

“接下來,我將要根據先前提到的基礎,來告訴你V到底是誰,不過看起來沒多少篇幅了,唯一關於V真面目的提示就是,他並不是艾維的父親,也不是衛斯勒的媽媽,更不是查理的姑媽,這樣看來,我想你得自己去找出答案了。”

亞倫摩爾那喜歡引經據典的壞習慣又出來了,明明講個謎底還要扯到什麼衛斯勒查理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Whistler’s mother是一幅1871年由James McNeill Whistler所畫的世界名畫(Naked Gun 2 1/2: The Smell Of Fear / 站在子彈上的男人曾經拿這幅畫來開低級玩笑),而Charley’s aunt是一齣1892年Brandon Thomas所寫的經典喜劇,兜了一大圈,作者們還是把V給戴上了面具,背後的真實面貌就讓各位繼續發揮想像力吧XD!


衛斯勒老母玉照

3.亞倫摩爾 v.s. 好萊塢

不管是在電影的工作人員列表裡,還是在宣傳海報廣告裡,你絕對都找不到亞倫摩爾的名字,而只有另一位作者大衛洛伊德署名,這是為什麼呢?亞倫摩爾與好萊塢的痛苦關係其來有自。

在From Hell / 來自地獄與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The / 非凡紳士聯盟分別改編成開膛手與天降奇兵兩部電影時,亞倫就十分排斥與電影製作有任何的關係,他不但不看電影,不看改編後的劇本,甚至要求宣傳上完全不能提到他的名字,儘管如果有列名就可以獲得報酬,甚至分紅,但是亞倫摩爾堅決地切斷電影與他作品的任何連結,他雖然沒有對電影版做出正式的批評,但是從他不合作的態度可以看出,他不但不相信電影能忠實地把這些傑作搬上銀幕,甚至還認為電影給觀眾的印象會間接污染了人們對原著的觀感。所以眼不見為淨,他還是離好萊塢遠點好。

沒想到在天降奇兵上映後,Martin Poll與Larry Cohen這兩位仁兄卻聲稱電影版抄襲了他們的劇本,因為電影劇本與他們的作品”Cast of Characters”的確有很多地方相似,儘管任何非凡紳士聯盟的讀者都可以輕易分辨出原著與電影有天差地遠的分別,而且電影劇本根本不是亞倫寫的,但是只因為天降奇兵的概念是源自於非凡紳士聯盟,導致亞倫也得出庭作證。漫長的作證過程讓亞倫備嚐辛苦,明明不是自己捅的婁子卻被迫接受這粗魯痛苦的虐待,”我感覺被一群嗑了海洛因的智障死小孩虐待與騷擾”,可以想見他的憤怒與無奈,事後僅管證明了亞倫的清白(問題是他根本沒犯罪),但是誰都知道,亞倫與好萊塢結下的樑子更大了。

經過這些鳥事,亞倫摩爾的苦難還沒結束。

某次在柏林召開的公開記者會上,記者詢問V怪客製片Joel Silver / 喬西佛,鑒於亞倫摩爾過去的作品都遭到草率改編,這次V代表血海深仇的改編,他是否滿意?是否首肯參加電影製作?喬西佛當時表示,製片之一,也是身為劇本寫作的Larry Wachowski / 拉瑞華考斯基曾經去訪問亞倫摩爾,亞倫表示他很不滿意過去的改編電影,但是對於華考斯基兄弟這次的改編劇本非常滿意,喬西佛很希望一向難搞的亞倫這次可以參加電影製作,對票房上絕對會有加成的絕佳效果。


喬西佛玉照

這消息對於當時看到新聞的我,以及千千萬萬亞倫摩爾的粉絲來說,就像皇上頒下了聖旨命令臣民進戲院一樣,很多人已經不再討論這部片好不好看(儘管當時離上映還有很久的時間),已經變成在討論”要看幾次”了!畢竟這是第一部亞倫摩爾肯定的改編電影,在粉絲的心目中,V怪客已經變成影史經典了(儘管沒人看過)。

結果是殘酷的,這件事有一半是騙人的,拉瑞華考斯基的確去拜訪過亞倫,但是亞倫堅稱,當時他只說他不想與電影版有任何牽扯,他對好萊塢一點興趣都沒有,以上說的讚美劇本云云全都是喬西佛他們編出來的謊話,亞倫摩爾要求DC與華納影業對這件事發表正式的道歉,但是話都說了,電影都拍了,電影公司忙著數鈔票都來不及了,誰還管這個老怪胎啊?

在對方完全不做回應的情況下,亞倫宣佈他的最新非凡紳士聯盟作品Dark Dossier / 黑色檔案將是交由DC出版的最後一部漫畫,為了不再讓他的寶貴傑作日後再被DC交給華納拍成電影,他要把之後的創作都交給另外兩家漫畫出版公司,正式斷絕與DC二十年來的合作關係,儘管他與DC或是Marvel這些大出版社的關係原本就稱不上良好,但是這次可真是從此田無交水無流,徹底地分道揚鑣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亞倫摩爾對自己作品的堅持,他不允許任何人去破壞作品的完整性,不只是害怕亂七八糟的改編而已,自己的傑作是別人連一根手指都不能碰的,就算是百分百按照漫畫格一塊塊拍成影像,想必他也會忍不住大發雷霆地說:”這根本是胡搞瞎搞!”儘管這樣實在有點不通人情,但這種對藝術的堅持與對創作的高度自信,也是亞倫摩爾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

4.Vicious Cabaret!

在先前有提到原著裡有The Vicious Cabaret / 墮落邪惡夜總會這個章節,整章就是一首歌,歌詞與樂譜就印在書上,歌詞不但批判政府把人民當作木偶,也隱約地描述了芬屈、蘇山、蘿絲阿蒙與艾維的遭遇,有興趣又懂樂理的朋友可以試著彈彈唱唱。那像我們這些音律不識五音不全的俗貨該怎麼欣賞這首歌呢?

David.J這位音樂人曾經與亞倫合作過幾次,在1984年時他的樂團Bauhaus把這首歌給錄成唱片,並且加上幾首根據原作概念所創作的音樂,發行了一張EP,名稱就叫V for Vendetta,多虧他的作品,我們才能聽到這首獨特的曲子,靠著簡單的伴奏與主唱抑揚頓挫的歌聲,這首歌聽起來有一絲詭異神秘的氣氛,曲子越趨近結束,歌聲也漸趨高昂激烈,彷彿可以看見幾近瘋癲的V激動地敲打著琴鍵,唱出的歌詞卻又冷靜地嘲笑這混亂的世界,對於原著或是電影的粉絲們,這都是一首必聽的作品。

請點選下列連結之一試聽這首”墮落邪惡夜總會”:
http://s18.yousendit.com/d.aspx?id=1961T0I17U5NA1XPWYZBHMPB0T
http://s18.yousendit.com/d.aspx?id=1BU6GKT1YYK7C0FQWMCENE1HKY
http://blog.xuite.net/totorojack/castle/5771624?bid=10821

5.V背後的小秘密

在IMDB或是一些網站上有紀錄一些有趣的V怪客新聞,在這邊試著翻譯一下給各位參考:

A.原本艾維這個角色有考慮過Scarlett Johansson / 史卡蕾喬韓森與Bryce Dallas Howard /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最後才由娜塔莉波曼來飾演。從史卡蕾與布萊絲這兩位演員過去的表演經歷可以發現,她們都扮演過堅毅不屈的角色,像是Island, the / 絕地再生裡脫逃的複製人與Village, The / 陰森林裡獨自穿越森林的盲女,只不過由布萊絲來飾演還有些說服力,史卡蕾喬韓森實在太嬌美性感了,要符合電影版的艾維角色還真是有點困難,畢竟誰狠的下心虐待這位當紅性感美女呢XD!

B.華考斯基兄弟可以說是原著的大粉絲,這部V怪客上映之後,許多觀眾都可以發現他們的Matrix, the / 駭客任務裡有很多V代表血海深仇的影子,除去主角Neo / 尼歐的反政府思想之外;電影裡處處引經據典(像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等);最後大量帶著V面具的群眾與長相一模一樣的Agent Smith / 史密斯探員們;最後艾維讓人民自行做出對未來的抉擇與紅藍藥丸;為了發現自我,V把艾維剃成光頭推進監獄,尼歐從”正常世界”回到”真實世界”,也是頂著大光頭;北歐之火的核心是一台超大型電腦”命運”,Matrix的主宰也是電腦…還有太多太多的雷同,但是駭客任務與V代表血海深仇在本質上,還是兩部完全不同的作品,姑且不論這兩部作品誰高誰下,只能說佩服華考斯基兄弟的創意,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加上亞倫摩爾作品裡的眾多元素,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C.V for Vendetta這令人印象深刻的書名,本身就存在著諷刺性,在二戰時期,很流行一句口號:V for Victory / V代表勝利,亞倫摩爾把這句話給稍稍改變一下,意義就有了十萬八千里的改變。

亞倫摩爾在二十四年前寫下了這個故事,隨著時間流逝,它不但不退流行,而且現實還以奇異的形式漸漸符合書中的世界,V代表血海深仇創作的當時,是有諷刺的政治對象的,但是到了現代,似乎可以用來諷刺許多不同國家的政府,這也許代表人類喜好權力貪婪獨斷的劣根性,不但仍然依存在每個人心裡,而且越來越變本加厲地勃發。

但是就如同書中覺醒的艾維一樣,有一股渴望自由的意志也存在於心底的角落,它只是尚未被發掘解放而已,它能讓你做出真正忠於自己的抉擇,它能使你真切體會外界的一切,它能帶領你開發真實的明日世界。請試著去思考任何讓你覺得不對勁的事物,擺脫軟弱與獨善其身的想法,革命的火燄人人都有,只在於你選擇點燃它,或是讓它成為灰燼。

系列文章:
1.革命的火燄在華麗的架構裡燃燒
2.叛亂的動亂份子?革命的愛國英雄?
3.V怪客面具下的真實臉孔
4.自由!萬歲!
5.V, V, V, V, V…全都成為V(完)

0則留言 追加

  1. asphalt表示:

    我非常喜歡這一系列的文章
    但因為我是Fan 所以我必須指出
    是”The Smiths”
    他們是80s的吉他團
    brit-pop是90s才有的名詞

  2. uhc表示:

    再來鼓掌一下,
    不過要是第五點的八卦可以從A寫到V就更好了 XD
    順便提一下昨天去Page One還有看到一本V的漫畫在架上,
    要看的趕快去搶喔~
    (小說版?那是什麼可以吃嗎?)

  3. totorojack表示:

    謝謝asphalt兄指點,這地方的確是錯了,已改正。我以前都私自把他們歸到britpop的一派去,不過the smiths應該是影響到後來的britpop,而不是身為britpop潮流中一員。

    寫到V……..orz

  4. Louis表示:

    WOW
    原來我們用的GUY字還有這個典故‧‧‧
    待我改天去看OED裏的細節

    很感謝作者的用心
    所以忍不住浮出

  5. 大師兄表示:

    怪了…我還真忘記「子彈上的男人」有拿「惠斯勒老母」來搞笑
    唯一的印象是在「豆豆秀」裡頭,豆豆先生把這幅畫徹底破壞的喬段

    為了紀念本系列的完結
    我今天的MSN暱稱將掛上「V FOR Victoria’s Secret」XD

  6. totorojack表示:

    這算什麼紀念…..O_O…

    站在子彈上的男人裡不是有一個博士嗎? 坐著輪椅提倡替代能源的…他身上有這個老母形狀的胎記,然後他不幸在分辨真假博士時,被人家脫褲子磨這個胎記XD

  7. 阿標表示:

    學長:
    我可以轉載你的介紹到我的網誌嗎
    真是太讚了
    可惜我一開始只有看bbs的轉載
    沒料到你在這居然搞了一個v來玩

    那個~我就是美麗說的看你寫的簡介看到血脈噴張的學妹啦~
    我一開始是在資傳的bbs movie轉信版找到你寫的文章的
    因為美麗大力推薦
    所以我就找了一下
    看了前兩篇,好像不賴,就跑去看電影了
    看完電影再把你後面寫的那幾篇看完
    超讚的啦!
    那天跟美麗說,才知道那些文章都是您寫的
    真是巧合?!
    哈哈~~
    總之,希望能轉載囉~

  8. totorojack表示:

    阿標….是學妹嗎…聽起來像是讓我想叫他學長的孔武有力學弟啊!!!  ̄□ ̄||||

    如果是非商業用途的轉載請自便~~不用客氣~~阿標學妹….

    真有力的名字….

  9. 阿標表示:

    別這樣~學長

    我是外強中乾的學妹呀~

    想必經過美麗的介紹

    你應該覺得我家人都很雄壯威武了吧= =

    唉~~

  10. 幻太郎表示:

    再次給站長熱烈的掌聲鼓勵鼓勵,啪啪啪啪~~~~~

  11. 倒立表示:

    終於等到第五篇了
    首先要向版主totoro致敬一下
    給了我們這麼精彩的文章
    也讓我因此有動力去追查了一些資料
    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訊息
    版主不見怪的話
    請讓我藉此補充說明一下吧

    當初在看的時候
    隱隱約約覺得跟Pink Floyd The wall的Music Video有類似之處
    整個不安動盪的感覺,群眾,戰爭,集權政府,利用媒體對人民洗腦,對人民製造無形的恐懼,偶像崇拜等等…
    同時有個對搖滾很敏感的朋友也強烈感覺到了,並告訴我這件事
    (工商時間:感謝史上最屌搖滾夜店Maybe的小DJ,她是音樂小神童,以後會變成音樂老頑固)
    使得一向好事的我終於把The wall翻出來看
    果然在第1:35:09的畫面找到最明顯的線索
    (在此賣個關子,希望大夥而都去把這支經典也挖出來看,我覺得我好賤)
    於是我便到的國外一些討論Wakowski brothers的版晃晃
    發現他們果然是PinkFloyd的超級Fans
    除了V這部電影也有意識的向Pink Floyd The wall致敬之外
    也發現了他們在Matrix玩的把戲
    由於在下懶惰且英文不好
    所以以下原文轉貼
    Wakowski brothers are big fans of Pink Floyd,
    and edited The Matrix while listening to Dark Side of the Moon.
    get the Pink Floyd Dark Side of the Moon CD,
    and start that at the exact same time u hit play on ur Matrix DVD.
    “Dark Side of the Moon”是Pink Floyd 1973的超級專輯
    不過他沒寫是要配第幾集來聽,真是傷腦筋
    希望有那個好事者可以先試試看
    不然等我有空不曉得又要等到民國幾年了

    下面還有兩段V跟Pink Floyd有關的文章
    大家請隨意的看吧
    說不定能激盪出更多火花

    When I first saw the ads, I thought that this was just an action movie, but I was quite wrong, it is a taut political thriller that keeps you

    glued to the screen. We see through different eyes how a few men managed to corrupt things to become the state of affairs they have become at

    the start of the movie. Britain is the ruling power in this film, and they have a sort of Nazi/English government as previously envisioned by

    Roger Waters in Pink Floyd the Wall and of course George Orwell in his book 1984.

    I’m certainly not the first to notice the irony that John Hurt plays Big Brother here, as the toliterian leader of the new British

    Government, since at one time he played a citizen, Winston Smith, victimized by the very same Orwellian government in 1984 (the film

    adapation of the George Orwell book that inspired the term Orwellian government) Whenever his face is on the screen, he looms hugely over his

    ministers spewing forth hatred and fear, and when he appears on public television, he appears as an elder statement putting out lies and

    propoganda. He was all at once a cross between Big Brother, Adoph Hitler and the fictional government from Pink Floyd -The Wall.

  12. Shine表示:

    這篇大作差點比電影還讓我感動
    害我不得不引用他
    但僅引用實在太不夠氣派了
    我希望直接作成立進階的延伸閱讀專區
    讓人潮直接導入龍貓大大的部落格

    請裁示! 🙂 over.

  13. totorojack表示:

    謝謝Shine兄的邀請,請放手去做吧XD~~

    倒立同學的資料真是太重要了! 這可真的是華考斯基向Pink Floyd致敬的最直接證據,不過我也不知道她指的是哪一集matrix,因為查了一下,月的另一面CD全長43分,以the wall的CD來說,兩片加起來有81分20秒,the wall的電影有95分,但是matrix第一集就有136分(其他兩集都超過兩小時),所以這個謎題還是未解….

    (突然好像在玩什麼解謎遊戲一樣XDXD 太有趣了!!)

    另外關於john hurt,這點倒是我從沒想到的關連,而這卻是如此的清晰易見,大失誤啊啊~~orz

    說不定華考斯基在電影裡還藏了更多想不到的秘辛,真好玩哩XD~再次謝謝倒立兄的資訊! 我是不是該來寫篇搖滾 vs V的文字呢…XD

  14. 倒立表示:

    各位我錯了
    Pink Floyd the wall影片全長是1:35:09
    而不是我說的關鍵是在1:35:09
    請原諒我一時目幹
    時間應該是在1:17:09的時候
    感謝感謝~

    解這種謎實在是十分有趣
    讓我在假日熬夜工作時
    還在浪費時間讓自己作這種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的的事情
    還催眠自己工作可以作的完
    果然理念是刀槍不入的阿!

    totoro大哥
    想寫篇搖滾 vs V阿…
    要記得也寫到五喔
    哈哈哈哈哈

  15. 路人某表示:

    TO龍貓大:
    一口氣看完這一系列文章
    實在是太佩服了(請受小的一拜)
    希望這麼優質的寫作能繼續下去!

  16. 馬阿彬表示:

    使得一向好事的我終於把The wall翻出來看
    果然在第1:35:09的畫面找到最明顯的線索
    (在此賣個關子,希望大夥而都去把這支經典也挖出來看,我覺得我好賤)

    請問這部片買的到中文字幕的嗎?

  17. Safina表示:

    雖然我沒看過V的原著漫畫
    不過
    他的電影真的簡潔有力
    “理念”述說的很淺顯易懂
    而一些場面述說理念外 其他當然是”動作”場面來撐高電影魅力

    至於你說的故事線跟原著架構
    我看了你介紹後才發現 原來有這樣多的故事可以說…

    雖然龍貓你說走芬屈的故事線會精彩多變
    可是那條故事線好像沒有”適合女主角”的戲份
    (聽您的原著介紹…好像芬屈那邊不會有女的)

    電影都這樣 會想辦法搞出 男女主角 來演~
    總之個人蠻喜歡的

    您的部落格很棒唷~我相當喜歡用心寫文章的好部落格!!

  18. 樹妖表示:

    冒昧請問一下
    後來的合訂本跟最初的版本有所差異嗎?

  19. alison表示:

    在p1的movie看到你的文章,希望能夠轉到我自己p2的個版,

    謝謝你:)

  20. lotus表示:

    在三年後無意間在統聯車上才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
    看到革命前夜V說要送Evey一個禮物我就要必須要下車了
    深深為這影片著迷
    很想再看結局
    就買了dvd回來反覆看
    上網搜尋之後才發現這部影片背後有這麼深遠的故事意涵
    還得要感謝龍貓大大精彩的文章及延伸閱讀
    以及認識了Pink Floyd the wall
    電影中V的開場白那一串V開頭的字組成的華麗英文很耐人尋味…
    好故事! 好文章!

倒立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