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喀布爾的悲哀] 那襲藍紗上永遠拂不去的沉重塵埃 – The Bookseller of Kabul / 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

這是我近年來讀過最難讀的小說。

我讀過腦髓地獄,下場是放棄,因為字數繁多又艱澀拗口,就像工業搖滾之於我,連音符都聽不懂何來享受?所以連了解整個故事都失去了興趣。我讀過Benim Adim Kirmizi / 我的名字叫紅與追憶似水年華,不管是意識流或是有如精密畫一般的敘事手法,也讓人很難一蹴可及,但只要花時間耐下心來,隨波逐流在作者的文筆中,就算不能總覽全貌也能細品點滴。但The Bookseller of Kabul / 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簡稱”喀”)在閱讀上的困難,絕不是難以吞嚥,因為作者Asne Seierstad / 奧斯娜.塞厄斯塔出身新聞界,文筆精確流暢。而純粹在於書裡的主要場景:喀布爾,以及現今的阿富汗,在國家與歷史的意識形態上,與思想西化讀者的巨大差異性,大多數的我們對於阿富汗的刻板印象,只限於浴巾頭的男人與全身披紗包得密不通風的女人,但本書為我們揭露,這個在望不盡的風沙之中的伊斯蘭教社會,有著多少我們無法想像,也不敢去想像的悲劇過去式、現在式,甚至是,未來式。


The Bookseller of Kabul / 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的原文與中文封面

2002年的春天,挪威記者兼作家奧斯娜.塞厄斯塔來到喀布爾書商蘇爾坦家中,展開了四個月的寄住生活,她用戰地記者時代培養出的敏銳觀察力,從這個沉默的大家庭裡挖掘出他們不願說也不能說的故事,其中有很多驚人的事實,但對他們來說也許是習以為常,也許是無力抵抗,但是都能給讀者莫大的震撼,也許是因為奧斯娜.塞厄斯塔本身的女性身分,也許是因為蘇爾坦家中女眷眾多,也許是因為伊斯蘭教社會裡對女性的物化思考,這本書裡很多的篇幅都放在描寫伊斯蘭教女性的故事上,而這最叫我難受。

我對伊斯蘭教社會幾近一無所知,年前最熱的The Kite Runner / 追風箏的孩子正是阿富汗的孩童生活描述,但因為一股國內一頭熱的風潮讓我敬而遠之,也因此少去了接觸阿富汗文化的機會,在看到這本書裡的描述時讓我十分驚訝,許多我對阿富汗的想像不過是扁平的一廂情願,像是阿富汗女性的傳統穿著:布卡,在我的認知裡,這是她們自古至今的不便 / 變穿著,沒想到原來在二十世紀中期時,因為政治情勢的解套,阿富汗所有女性有著短暫揮別布卡的美好時光,穿著高跟鞋與套裝,享受衣著上的自由解放,但等到塔利班神學士掌握大權之後,她們又得穿回沉重呆板的布卡,甚至直到塔利班垮台的今日,她們一時間仍無法完全脫離這身有如枷鎖般的牢服。

說是牢服一點也不過分,奧斯娜.塞厄斯塔在這個小地方為我們解釋伊斯蘭教重男輕女的沉重傳統,穿上布卡後,視線範圍完全縮小,從布卡中看到的外界也許根本不到180度的範圍,想看別邊就得轉頭,這是因為男人必須完全掌握他的妻子在看哪裡,最好是連頭上的面紗也放下遮住眼部,由男人來決定什麼才是她需要了解的外在世界,她們只能看到的遠方是狹隘又模糊的,阿富汗的女性就有如矇眼驢子一般失去了自主性,只能直直地往命運制訂的道路前進。

書中的主角蘇爾坦,對我來說是一個極為複雜的人物,他努力保存阿富汗文物免於砲火摧毀,但他也抓緊每一個賺錢的機會等待大撈一筆;他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去迎娶一位16歲的女孩當作二房,卻不准家中所有人違背他的意志過活。我不知該用何種心態去評斷蘇爾坦的所作所為,因為這是一位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且我了解,在伊斯蘭教傳統觀念下長大的所有阿富汗男性,也許都是蘇爾坦的翻版,他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罷了。

但當我們仔細去審視伊斯蘭教的教義,與今日阿富汗的情況卻有十足差異。伊斯蘭教裡認為男女是互補的存在,女性也與男性一般有著相同的靈魂價值,所以兩性之間並無不平,女性可以掌握自身的自由。事實上在伊斯蘭教創始前的中東地區,由父系親屬控制女性一切行動,甚至視為奴隸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在伊斯蘭教普及後這種情況便漸漸稀少了。不但如此,伊斯蘭教更給予女性在婚姻中的極大自主權,例如不允許婚前性行為、女性必須出於自願才能出嫁、女性可以提出離婚,並得到龐大的贍養費、女兒也有資格繼承財產等。

如果抱著這種認知來閱讀”喀”,則整本書宛如諷刺新聞一般無奈,因為這些哲理教義早已被欲望與政治給扭曲變形。女性仍然是經濟上的弱者,連找工作都變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而掌握經濟力的男性更利用金錢優勢對女性為所欲為,包括那些不名譽且可能毀滅女性一生的行為;蘇爾坦家裡的女性出嫁絕非出自兩情相願,而是利益與權力的交換工具;離婚更是天方夜譚,就算丈夫不幸橫死(還好這似乎在動亂的阿富汗很常見),也得提防藉著八卦解放潛意識苦悶的三姑六婆對妳指指點點,至於女兒的地位更是被隔離在繼承者行列之外。

書中提到了蘇爾坦的年邁母親、蘇爾坦的大房、二房、以及家中年紀最小的女兒等等,透過這些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彷彿檢視了阿富汗女性的一生:她們的出生伴隨著父母恨不生男兒的嘆息,她們的青春建築在做不完的家事之上,她們的婚姻葬送在金額不一的聘禮裡,而她們的未來只剩下生育、多年來不曾存在的希望或熱情被消磨殆盡後,所遺留下的空虛、最終成為繼續壓迫其他女性的一塊灰磚。


作者Asne Seierstad / 奧斯娜.塞厄斯塔

這樣的世界有未來嗎?西方世界是否應強力介入改變這種困境?奧斯娜.塞厄斯塔的觀點是否純然公平?這些問題絕對是見仁見智,我們不是阿富汗人,自然無權也沒有立場去批判這樣的阿富汗,我們只能慶幸我們的喜怒哀樂,能夠亮晃晃地攤在天空之下,不必顧慮什麼,也不會遭到阻止,剩下來,只能祝福阿富汗的女人,能夠早日得其所願,回到伊斯蘭教教義中那個兩性合一的完美世界。

伊斯蘭教裡關於婚姻的介紹:http://www.unification.org.tw/ffwputw/books/mworld&I/32.asp
本書中文官網:http://blog.roodo.com/kabul
博客來連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0791

(感謝網路與書出版贈送試閱本)

(謝謝FoolFitz兄提醒,全文”回教”字眼已修改為”伊斯蘭教”,先前如果冒犯到伊斯蘭教的朋友,我並無惡意,在此非常抱歉。)

15則留言 追加

  1. totorojack表示:

    在今天結束前七分鐘才寫完,好痛苦….太悲哀啦!我不想寫啦!這不是讓我更悲哀嘛!

  2. iraqbebe表示:

    我生氣了啦,被龍貓搶先一步。
    這本書我正在看,我想寫!
    這下連我也開始悲哀了。(遠目+握拳+淚奔+氣!!)

  3. tazo表示:

    可是我很愛看, 每天都有森林的文章真是太享受了…..
    有沒有出版社要來雇人的…給我們的森林一些實質的鼓勵吧 XD

  4. iraqbebe表示:

    好吧,我承認是滿過癮的,可以每天嚐到新菜色是很讚。
    這一篇我要先置入括弧,等我讀完寫完再來看龍貓君的角度和觀感。~_~。

  5. 伊卡魯斯表示:

    其實喀布爾真正的悲哀是…
    –>龍貓所有專精的糟糕常識與知識,在這裡完全派不上用場
    你說龍貓這種世界會有多大興趣…

    這真是太悲哀了~~~

    還是日本好啊~~~到日本去第N彈!!…(這次背負著團購壓力了~~~XD)

  6. BEN表示:

    第三段第二行

    應該是敬而遠之吧(汗

  7. totorojack表示:

    BEN先生謝謝指點!

    喀布爾的書商記得已出版月餘,以本人慢不拉機的閱讀速度,我以為大家都早就看完也討論完了….真是對不住iraqbebe / 伊拉克逼逼同學了。

  8. Templar表示:

    What an article! Excellent presentation and brilliant expression. May I post it to UKFriancy?

    Many thanks!!

    ^^b

  9. gattacalin表示:

    其實龍貓大的讀書速度已讓我驚奇
    我似乎永遠追不上發行的速度…orz

  10. Xclass表示:

    您錯過追風箏的孩子這本書…

    實在不是用可惜兩個字可以形容…

  11. 伊卡魯斯表示:

    其實我也會抗拒最時下最流行的事物
    不過追風箏的孩子因為有伊莎貝拉阿言德的背書…(題外話這小姐位何近來老是在書腰上幫人推書…她自己的書在國內有賣的特別好嗎??)
    所以我買了簡體版來試讀看看
    沒想到還真好看~~~喜歡喀布爾的話不要錯過…
    (雖然那邊缺乏令龍貓感興趣的糟糕文化)

  12. iraqbebe表示:

    有時候還滿渴望擁有一些糟糕知識的,
    如果糟糕知識可以帶來跟龍貓一樣流暢快速的行文速度的話…
    我願意,變成一個滿腦糟糕的人。(握拳)

  13. FoolFitz表示:

    抱歉囉唆一下,請不要用「回教」,「伊斯蘭教」比較有禮貌 :P

  14. nini表示:

    hihi…..我是一個高中老師..正在尋找有趣的書介紹給學生..想把您的大作登載我們的國文網路週報上頭…可以嗎???謝謝!!

  15. imaimariko表示:

    不久前在google video上看了30 days in muslim
    是由supersize me的導演製作的節目
    一名christian去體會muslim的生活
    非常有趣 可以找來看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