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總會隕落,光芒永遠不滅

人死如燈滅,這句話聽起來如此唏噓,但其實既然把人比喻成燈,就代表在”燈滅”這個動作之前,至少還發出過光芒,有些人的光芒更不可計量,遠比其他默默度過一生的微弱燭火,他們就像是明亮的太陽一般,照亮了過去與未來。死這個結局,只不過是衰老的肉體終將行至的終點,而他們的智慧與創意,早已透過那光芒永久地保存在人世之中。


柏格曼的the Seventh Seal / 第七封印與安東尼奧尼的Blow Up / 春光乍洩

我完整看完的柏格曼電影只得Wild Strawberries / 野草莓一部,大家都認為柏格曼作品艱澀難懂,這些年來我倒有不同的見解,看柏格曼,倒不一定要通篇分析全盤了解,應該說,拋去理性的干涉,全然用”感覺”去體會柏格曼,也可以從他的構圖光影裡,得到出乎一般電影的樂趣。我第一次看野草莓的時候,百思不解,怎麼突然就拍路旁有匹馬兒在地上奄奄一息,雖然是拍夢境,但不能處理地有條有理一點嗎?雖然這樣想,不過那畫面卻執拗地存在腦海中數年,有次湊巧又看到這部片,那種生命中無以言喻的殘酷感突然重擊而來,我很難解釋那是什麼樣的情緒,那種沉重感是無法透過文字傳達的。

上午才聽到柏格曼逝世的新聞,沒想到下午又聽到Michelangelo Antonioni / 安東尼奧尼離世的消息,我也僅只看過他的Blow Up / 春光乍洩。一場神秘的謀殺案,一捲神秘失蹤的底片,眼見不一定為憑,這樣的推理架構啟發了日後多少推理劇的誕生(例如Brian De Palma / 布萊恩狄帕瑪描寫收音師的Blow out / 兇線),但此劇本身卻不是一齣尋常的類型推理電影,我原本是抱著追兇的心態去觀賞這部電影,想當然耳是以失望作結,不過,感覺本片與其說是一部推理劇,倒不如說是向嬉皮年代尋求反省的電影,導演零碎地拍著看似無意義的嬉皮景象,但自然有其構圖與美術的張力。我想安東尼奧尼的作品對我來說,更需要屏棄一切劇情分析,用”心眼”去感受鏡頭下那年代的氛圍,才能體會那年代虛無與矛盾的悲哀。


安東尼奧尼與柏格曼

兩位大師竟在同日辭世,初聞雖感震驚,但兩人年事已高(安東尼奧尼享年95歲,柏格曼享年89歲),又已經在影史留下不朽名聲,這一生也算是精采活過了。祇是活著的我們,還得再花多少年,才能等到下一個安東尼奧尼,下一個柏格曼?

※在不到24小時內,日本8/1凌晨五點,戰後有名的作詞家阿久悠不幸因尿道癌逝世,著作等身,包括直木賞後補”瀬戸内少年野球団”、”殺人狂時代 ユリエ”(橫溝正史賞)等等,他更是有名的動畫歌作詞者,包括デビルマン / 惡魔人、宇宙戦艦ヤマト / 宇宙戰艦大和號、ウルトラマンタロウ / 超人力霸王太郎等等,是日本歌謠界非常重要的音樂人,阿彌陀佛,希望阿久先生一路好走。

5則留言 追加

  1. PromLin表示:

    安東尼奧尼也掛了!
    我看過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與王家衛、索德柏合拍的三段式電影”愛神”的其中一段,
    或許是年事已高吧? 那個段落竟然是最難看的一段, 只有片中的裸女還可一看而已.
    我讀小學時就看過他拍攝的中國大陸記錄片, 那是當時全國學生必看的.
    一天之內走了兩位影壇大師, 還真是讓人噓唏.

  2. 輔大幽靈表示:

    這是十九世紀初的一位數學家Augustin Louis Cauchy ( 1789-1857 ) 時常說的 : ” Men pass away but their deeds abide. ” 這表達的也許是一種相同的信念吧。

    後話:在下最近閱讀了由史語所院士林富士『驅使』(很難找到合宜的用詞阿)幾位研究生寫作一篇關於鬼怪故事的形象析論。(該文為『林富士,〈人間之魅──漢唐之間「精魅」故事析論〉,《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七十八本,第一份(台北:2006)。』)
    內容絕大篇幅都是20餘篇的故事原文節錄與翻譯,閱讀起來十分流暢,毫不艱深。在下發現了其中有三則『純鬼故事』、『訓意故事』、『反鬼故事』型態相殊的故事模式,十分令人玩味,可以深入分享。
    不過在下實在找不到恰當的篇章告訴您這消息,在此主題回應似不甚恰當望 見諒。

  3. 雪渦表示:

    因為沒有在追導演的相關資訊,看到一半才發現一開始提到的柏格曼已經辭世了(以為只是發生啥事情而已),或許補一下,看時比較對「沒想到下午又聽到Michelangelo Antonioni / 安東尼奧尼離世的消息……」有更深感觸吧?

  4. 伊卡魯斯表示:

    挑戰悲哀傳說之外竟然還有辦法打這一篇悼文
    龍貓是在炫燿他的寫文章的速度吧…

  5. totorojack表示:

    感謝雪渦同學的指教,已經修改

    輔大幽靈的資料感覺是一份很棒的reference!我會請中研院的朋友去幫我找找看的…至於在這裡回應沒什麼關係…反正上面兩老也已經進入鬼界了..應當不會在意的XD

    EROS / 愛神我沒看,我聽說安東尼奧尼的那段是回應他晚年的創作主軸,關於男與女的靈性關係,可惜我真的對安東尼奧尼不熟到極點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