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淺草玩不出新把戲,此話一點不錯,只是得分成兩個面向。
第一面向,自雷門到淺草寺這條「仲見世通り」,上個世紀歐美人踩過,這個世紀大陸人香港人台灣人佔滿它,兩旁店家大體數十年不變,走在仲見世,二十年前去是這樣,十年前去是這樣,今年去還是這樣,只是遊客喧吵聲語系變了罷了。
第二面向,若是你懂得淺草最迷人之處在淺草寺之外,那些細弄小道裡的小酒家、飲食店、大眾酒場(信手數來「正ちゃん」、老媽媽的「入母屋」、專吃鯨魚「捕鯨船」、營業97年的居酒屋「赤垣」等等),那你必是了解大人娛樂的人生歷練者。但最麻煩之處也在這店家之小,要掀進那一席暖簾,得有溝通自如的日語能力,還得要有–最重要的–溝通的勇氣,小酒家最美味除了各店不外露的獨門料理,當然就是陌生酒客們一席酒間的天花亂談,只要你有勇氣,坐下來,點了菜(這菜名可不是課本上翻得到的),不怕羞不怕冷場,試著跟隔壁阿伯打打招呼吧。
但當然,語言與文化隔閡還是會阻斷不少遊客,因此,大家都知道的淺草景點塞滿人,少數人知道的淺草景點又不容易進去,淺草既易行又難行還是懶得行,如此尷尬。
故此今日來分享淺草一小美麗街道,「伝法院通り」是也,此小街道可從仲見世通往淺草寺方向,看到「前田商店」即可左轉,就能看到「伝法院通り」的牌坊,再往前五十公尺左右,右手邊即能看到兩家小店。
這兩家小店彼此毫無關聯,但性質如此相同,左手邊是炸肉餅店「浅草メンチ」,右手邊是黑毛和牛炸咖哩麵包店「豊福」,同是炸物,同是肉汁飽滿,同是買到就得當街開吃,同是貓舌者大忌,同是一不注意就吃得滿手滿嘴油膩,汁液橫流。
相同的是,滿足爽快的肉慾,滿足衝破卡路里禁忌的那種背德感。
「浅草メンチ」外表酥脆,大口咬下,肉汁絕對破口而出,只得小口輕咬,高座豚與牛肉揉合的內餡,可是注定滿是黃金色汁液,試著先輕含一口唾液,再微微吸允肉汁,等到溫度降低或肉汁將盡,再咬下肉餡,體會那肉餡中高座豚帶來的口感。メンチ(肉餅)是日本家常料理,但豬肉肉餅難免微柴,高座豚正是肉質偏軟的肉豬,吃起來絲毫不卡牙,
當然最幸福的品味法,就是置之於白色瓷盤上,快刀切半,看著黃金肉汁泌泌自肉餡流出,再端著盤子連舔帶咬囫圇吞下,視覺上味覺上同時滿足,不髒手不燙口不浪費一滴精華。但外地遊客怎可能如此奢華,除非一買立返旅館,但這又失旅遊最重要之瀟灑輕鬆,幸福果真是難得。
「豊福」的咖哩麵包渾圓飽滿,像顆鴕鳥蛋,外表包裹薄薄一層麵包粉,炸皮看來毫不張牙舞爪,咬開外皮,裡頭可是熬煮八小時的黑毛和牛咖哩,咖哩香味來自店長自行調配的香料,口感溫順濃厚,配上黑毛和牛,雖久煮但絕不柴,咖哩味與牛肉香如此契合。
更重要的,不管你是先吃肉餅還是先吃咖哩麵包,記得配上一杯冰啤酒,邊走邊吃邊喝,走在滿是陽光的傳法通上,路邊還有不少有趣小店,讓你的嘴巴快樂,心靈也快樂,淺草也有新玩意。
浅草メンチ:http://asamen.com/index.html
也可以宅配或買冷凍產品回家,已經是淺草熱門土產
在約莫一個多月前,看到龍貓大王竟然再次開張營業,真是充滿驚喜。在經過長久的停滯後,終於龍貓大王的鍵盤手再行運轉。我查了一下,令我印象深刻的龍貓大王的「夏日30天的悲哀傳說」竟然已是2007年的事了。總之,能再見到龍貓大王的文字躍於monitor 前實在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話說,前兩天才自日本自助旅行回來,途中特別造訪了龍貓大王提到的淺草肉餅路線。買了其中一家「浅草メンチ」的肉餅來吃。口味是不錯,但是我心中一直覺得該口味,很像是「裹了麵包粉的油炸紅燒獅子頭」阿….. XD. 另一個讓我驚訝的點則是,在小小店舖裡販賣的人,竟然不是我一廂情願想像中,頭戴潔白廚師帽,認真固執炸著肉餅的老先生。而是一個看來二十來歲的老黑….., 我並沒有特別的歧視,只是這畫面與傳統老店擺在一起,真是有著強烈的違和感阿…..
真的謝謝你不嫌棄,我這幾個月離職,才能在育兒空檔更,也許在找到工作後就沒那麼清閒了…
其實後來我發現台灣人對炸肉餅不太能接受XD,是因為我們不太吃炸牛肉炸漢堡排嗎….
那裡的話,龍貓大王能在忙碌的生活中繼續執筆是我們閱眾的福氣。最早我是由另一網站(PCDVD)中龍貓大王的超英雄介紹開始(約莫是2004左右吧),而後再找到這個部落格。我的印象沒錯的話,龍貓大王好像是東海大學的同學吧,如果是的話,我們還是校友,好像還是差不多的屆數。從文章裡也得知龍貓大王結婚及生子的喜訊。持續關注這部落格的時間雖不敢說太長,但也超過十年了,而人生能有幾個十年,我也希望,龍貓大王的文章,能像你的其中一篇文章的標題一般(願AC/DC 繼續喧鬧下一代人的耳朵),繼續眩目這一代及下一代閱眾的雙眼。
承蒙你的愛戴,太感恩了!
我的確是東海畢業的,待了很久很久的時間,別人大概都畢業兩次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