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電影續集,優秀者少,狗尾者多,但基本上不適合拍續集的故事並沒那麼少,續集拍得爛大多是因為續集脫離了原創者的計畫,所謂的「所託非人」。但已經拍了五集電影與一部影集的《the Terminator 魔鬼終結者》卻不屬於這種情況,因為它本質上就是一個已經結束的故事。
而如果《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魔鬼終結者三》(簡稱T3)是一部對《Terminator 2: Judgement Day 魔鬼終結者二》(簡稱T2)的拙劣模仿,則《Terminator Genisys 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簡稱T5)就是一部對整個系列的終極拙劣模仿。
T5的開頭彷彿是無情地把T1與T2拿到果汁機裡榨碎的混合體,你會看到無數令人懷念的零碎小細節:滿是砲火的未來戰場、跳越時空的放電、裸男、在大賣場裡找衣服、呆滯的終結者口吻、中性的警察面孔、液態金屬終結者的雙手刀刃,如果你翻出滿是灰塵的T1與T2碟片,你會驚異地發現許多分鏡是根本一模一樣。
片段零碎的模仿可以說是致敬,但致敬之外,T5也無意將這些片段組合出更有新意的動作橋段,而導致曾經被這些橋段感動的舊影迷們,只是再看了一遍粗略的山寨橋段–彷彿網路上的sweden片段,但缺乏sweden影片最重要的低成本創意,不過從未(或不屑)看過前幾集的新影迷們也許會感到激動,因為這些片段的電腦動畫成本一點也沒短少。
第一幕的終結是一個大扭橋,原來我們熟知的故事設定已經被修改,而莎拉康納再也不是弱女子,但這樣的改變除了扼殺觀眾見識一個平凡女學生怎麼變成革命之母的歷練過程外,這位精美新穎的女戰士,其實除了開槍、大吼大叫、與做個終結者的乖女兒外,並沒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從核爆夢裡哭著醒來,沒有;從死去戀人身邊堅強逃走,沒有;這樣的修改並未給這個曾經感動觀眾的舊角色任何新感動要素,僅是選擇了大熱影集的女主角來飾演莎拉,而期待《Game of Thrones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影迷們能無條件愛上小龍女的新身分。
文溫德斯說過:「角色的塑造是電影的全部」,而T5更有趣的是在勇敢推翻過去設定後,卻並未好好對待這些角色們,讓人不解改寫的目的。悲劇的未來戰士凱爾瑞斯淪落成一個只會問「為什麼」的中二角色,跟莎拉一樣易怒,卻沒做過任何真正建設性的舉動(看你要不要把佯裝打鬥撿手術刀開鎖這種九零年代動作片流行橋段跟認真清除所有攝影機算進去)。而說到中二,整片莎拉與凱爾就要不要交尾這件事上雙方臉紅靦腆的表現,還真是蠻像中學生的。
而阿諾,這位終結者系列電影的中心角色,更被改寫地歪七扭八。終結者理應很少說話,它可是「多說不如實作」的忠實信徒,在T1裡,終結者阿諾只有不到二十句台詞,這樣的機器殺手用沈默增添了恐怖感。但在T5裡,終結者阿諾竟然成了敘述劇情的旁白角色,彷彿怕劇情太過簡單,還不時堆疊艱深的物理數學專有名詞,解釋一些無意義的空想科學機械運作原理。每個人都知道時光機就是用來穿越時空的,有人會想知道時光機是怎麼運作的嗎?那些無聊的解釋對白,就像劇本家深怕觀眾會發問現實可行性。
而為了省下阿諾的動作替身經費與把他年輕化的數位動畫拉皮經費,劇情自以為正常地交代終結者的生體皮膚是會自然老化的,這樣觀眾就能接受一個老爺爺終結者–但皮囊下的終結者骨架理應沒有年齡問題,在考慮到他二十多年來只應付過一次攻擊的狀況下,機器效能也不應該退化至拼命重複「我老了但還能用」這句台詞。而以往威武勇猛的阿諾,變成了滿是父愛而時不時露出詭異笑容的壞掉的肯德基機器爺爺。
而角色塑造失敗,對終結者鐵粉來說不是問題,畢竟我們已經在12年前見識過一個略微娘娘腔的青年約翰康納,卻沒想到我們在有生之年,還要再度見識到同一個角色的崩壞,這次約翰康納甚至變成了本集的大魔頭:他變成了一個鐵粉終結者(這竟然是一句雙關語)。
詹姆斯柯麥隆的兩部傑作,T1與T2,故事中心主旨就是那句「the Future is not set」,在於無論面前有多險惡,險惡至未來貌似已經定論–在此使用了穿越時空橋段來確認未來的確很危險–也要奮鬥努力以至改變未來,達成目標。
在這個前提下,時空穿越其實並不是故事的重心,而只是推進故事的要素之一,是阻礙主角們拯救世界的門檻之一,柯麥隆設計了許多這樣的門檻,除了打死不退的終結者外,還包括了重重包圍大樓荷槍實彈的警方,嚴密防守的精神病院、窮追不捨的直升機等,基於這些門檻,我們看到了柯麥隆設計了許多精采的動作橋段,既達到娛樂效果,同時也在說故事。
而終結者這個角色,其實在第一集裡的設定已經完備,一個鋼筋銅骨的機器殺手未達目的絕不停止,在T2裡的液態金屬終結者T1000,最可怕之處並非他的雙手可以變成鋼刀,而是他能立即變成你熟悉的對象,T1000是僵屍這種恐怖象徵的進化,同樣都是你最相信的人變成你最該懼怕的角色。
但在T5裡,一個全身由鐵粉組成的終結者,基本上與T1000其實毫無軒輊,他一樣可偽裝造型、快被子彈擊中時可快速開洞讓子彈穿越(這根本沒有比較酷,T1000被擊中時的泥牛入海感更加增添終結者勢不可擋的威猛)、一樣可從火焰裡毫髮無傷走出,一樣可以一秒後背變前胸…那麼,新終結者的設定創意在哪裡?
而回到故事,如同前述,時空穿越只是引發故事的哏,但故事的重心在T5變成了混亂的平行世界後,失去了前因後果的重量,反正只要進行時空跳躍,就會開啟一條新的平行宇宙,則回到過去拯救錯誤變成了不可能,因為你回到的過去已經不是你經歷過的過去,但奇妙的是,本集還是可以選擇你要哪一條平行宇宙,而且別的平行宇宙內容還能被你所預見,讓快樂的阿諾父女與中二戰士能夠選擇天網毀滅的那條時間線。
我從來都覺得平行宇宙是個很爛的故事哏,它不能玩宿命論、不能玩蝴蝶效應、不能玩花田錯、不能玩雙胞胎悖論,因為平行宇宙的可能性太大了,跟時光穿越的徒勞無功氣氛是正好相反,T5既要把整個系列故事透過平行宇宙重設,卻又沒有自己想表達的故事重心,最終我們看到的就只是主角忙著往下一關前進、宛如閱讀一份早已毫無意外的旅行景點計畫。
T2只是把T1的故事包裝得更刺激再講一遍,一個已經夠好的故事,加上精美的電腦特效與實體模型的巧妙結合,搭上充滿創意而合乎邏輯的緊湊動作橋段,T2是這個星球用來評斷偉大動作片的最佳指標。T3是把T2的約翰康納分割成一個娘娘腔人格與恰查某人格然後再講一次(講得不是很好)的故事,而T4是一個發生在遙遠未來,跟終結者可以毫無關係,只是角色不時會reference 系列作品的故事。
最終我不知道T5是什麼樣的故事,也許這個故事最重要的目的–正如現今許多超英雄系列電影一般–是為了為接下來兩部電影做好前情提要的鋪路,那我們不該稱這樣的電影為電影,它只是一部兩小時的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