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看起來都跟兩岸政治有關,
事實上很多事也的確真的跟兩岸隔閡有關。
但還有很多事背後有著更悠長的經濟歷史淵源。
賣台灣米給中國是「通敵」「西瓜偎大邊」「大陸財大氣粗」嗎?
我們不了解的事還很多,而這件事甚至與兩岸無關,一切都是我們自己,我們台灣設的限、堵了路、造了孽。
這篇文章天貓「掏」出了台灣米的春天?,鞭辟入裡,絕對值得一看。
最有趣的是,所有台灣媒體對1111天貓購物節的報導,總會拿台灣米上架來沾一口醬油,結尾再以「短暫購物節無法拯救大陸經濟」「淘寶大量假貨」來做批判。
此等消費了祖國匪輩商人又吃了台灣農民豆腐的報導,何其無恥、無知、無明。

稻米過剩已經不是台灣特屬的問題,如何提升稻米產值,也不是台灣第一個遇到。日本、韓國,在我們走訪這些異域,總是能看到太多太多例子,「越光米」「伊勢錦」「星之夢」這些品種連許多沒吃過的台灣人都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而我們也有許多聰明勤奮的農民,我的二姑丈數十年前自己找出在台南種出好火龍果的訣竅,而除了牆上大大的「十大農民」匾額外,其實「帝力于我何有哉」,他從來沒有感受到政府的農業政策力量,而當WTO來襲,火龍果價格不若以往,他能做的決定就是簡單的改弦易轍,「再看看有啥好種就好啦!」
而淘寶,淘寶能說的太多,假貨只是其中的一環,但買到假PRADA會讓妳洗腎嗎?最可笑的是,連假油假牛奶都吃得不亦樂乎的台灣人,現在竟然能遙指對岸電商大聲笑個不停,其隱藏在捍衛正版捍衛消費者權益之下的歧視之心,連司馬昭都不這樣幹的啊!
行商最重信譽,淘寶假貨多必是其經營中的弱點,但如果我們去除淘寶號稱的60%假貨,光是剩下40%的營業值,仍然狠甩台灣幾條街。好,我們不看營業額,妳可以說大陸3.6億網購族的市場太大,我們光看商城系統與介面就好,畢竟這些技術基礎做得好,也未必能門庭若市,但看看台灣,我們連基礎都未必踏得實。PCHOME如此業界龍頭,連個mobile app都還是落漆難用,mobile web介面根本僅是用來陳列商品爾爾,效率慢不說,根本無法提起用戶在手機端上購物的興致。
淘寶有什麼能燃起妳心中的敗家欲?有「足跡」,我不管逛了幾家店比了多少價,「足跡」一開,所有瀏覽歷史一覽無遺,PCHOME?拜託!妳就一直「上一頁」「上一頁」就好啦!在路上看到迎面靓妹的Tshirt好潮,拍下來,「拍立淘」進行照片辨識找出商城裡相似的商品,雖不中,亦沾上點邊矣;其他商品推銷(recommendation)、社群購物(「搭配達人」每日衣著建議並直連商場)、商店會員卡折價券推送、物流追蹤、會員等級回饋與獎勵機制,這些新世代網上網下商城界,都已經不算是新點子的功能,我們在這塊土地上仍未有成功實現者。
而我們還沒談到1111購物節呢!難道這一場年度煙火就只是天貓號召所有店家一起降價而已嗎?妳看到了近一個月前天貓發起的所有手機端促銷活動了嗎?發紅包、曬購物清單、拿積分換購物券,各店家還自己在天貓介面上設計折價小遊戲,舉個例:要妳每天都拜訪店面簽到以換取遊戲點數,只要玩玩輪盤遊戲,一件免費的衣服就在1111當天送給妳!妳會關心這是什麼衣服嗎?不會的,因為妳已不是妳,妳已被這眼花撩亂黏著度極高的活動洗了腦,一手拿著每天都增加的各式商店折價券、天貓官方紅包與妳加入的群組裡發放的紅包,一手拿著每天都增加各樣商品的清單;妳已變成了無可救藥的瘋狂購物殭屍,變成人們口中的「剁手黨」,一心等待1111要凌晨出擊、大殺四方、刷個痛快。



這好病態,聖經上說這不道德。但科技從來不會取代人類的慾望,它完善並壯大我們的慾望。我們可以選擇避開它,避免道德淪落敗家四盡。但當我們不是用戶,我們要經營電商時,如果只是在虛擬空間裡把商品擺出來,讓人思索「這跟在路邊買東西有什麼不同」「喔,差別在他們會直接快遞到我家」,這是電商嗎?我們真的在談電商嗎?
順帶一提,當去年起所謂的「達人購物」開始風行台灣,然後呢?我們就停下來了,而最終能壓榨達人多久呢?算今年KPI的時候嗎?
在談馬雲時、在談1111天貓購物節時、在談跑到對岸上架的台灣米時、在談日本如何行銷在地稻米時,我們在談些什麼?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談些什麼嗎?
真的越來越喜歡龍貓大,隨著成熟來看,對台灣的困境也從無感到無所不適感…
感謝你不嫌棄:)
我們得先真的知道自己有多糟,才能知道怎麼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