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啊!你們需要搭上這班名為戀愛的滑雪列車

1987年的日本電影《帶我去滑雪》(私をスキーに連れてって),讓每個人突然都對滑雪著了迷。

人們爭先恐後地前往滑雪場,吃著難吃(而且需要排隊)的滑雪場咖哩與拉麵、住著不見得舒適的雪場旅館、等待一兩個小時才能坐上吊椅(然後兩分鐘就滑回山下排隊點)。但這一切食衣住行的不便,都能交給眼見滑雪熱潮大熱而嗅到商機的財團企業們解決,不管是蓋新旅館、蓋新滑雪場(室內滑雪場也是這時代的熱門景點)、或是推出更新更潮(而且墊肩更高)的滑雪裝備,這些都沒問題。唯一的例外,可能也是最令人不耐的問題,就是交通問題。

這些一夕翻紅的滑雪場,多半並未針對大量遊客而設計。

像是《帶我去滑雪》結局裡出現的万座温泉滑雪場,原本是以高濃度硫磺泉出名的溫泉勝地,會增建滑雪場正是因為其標高1800公尺的高山地形。但要從東京開車前往万座,不但得花上超過3小時半的時間,而且最後距離目的地50公里左右的山路車程,更有大量彎彎曲曲的爬山彎道,可以想想在大雪紛飛的天氣裡還要開車上山是多麼地危險⋯⋯万座根本是難攻不落的天險。

Manza_ski_resort_Mt.Asahi_20080219
万座温泉滑雪場

但在電影上映後,道路險峻對粉絲、滑雪客與吵雜的聯誼男女們,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於是大量的車潮擠滿了通往山上的道路。

為了安全顧慮,冬季的万座山禁止開車上到溫泉區,所有人都只能搭乘纜車上山。因此只要一到周五晚間,妳便能看到一台台車頂綁著滑雪橇的小汽車,毫不客氣地塞滿了万座山纜車的停車場。當夜晚停車場的氣溫隨著雪花來到零度以下,還進不了停車場的小汽車們,排氣管的熱氣氤騰瀰漫,好像這裡根本是汽車專用的溫泉池,車內還沒能滑到雪的乘客無奈地睜著死魚眼,浪漫的聯誼氣氛開始消散在夜空中⋯⋯。

83927839

這場滑雪熱潮引發的長時間塞車、停車位稀少、與下雪時疲勞開車的種種社會問題,讓民眾對大眾交通工具的需求變得急迫起來,滑雪巴士(スキーバス)這種在滑雪熱潮前就已經存在的交通方式迅速變成無車民眾的最愛。

但長時間遲滯的高速公路對所有車種一視同仁,儘管滑雪巴士有著廉價的車資與頻繁的班次,還有著可以在車上過夜以省去旅館費的夜行巴士形式(晚間8點多發車隔天清晨抵達),但仍然無法掃除乘客對塞車的不便感。在公路上塞車不但更容易暈車,只要有人一不小心因暈車而抓兔子,那種催促妳盡快進行逆流動作的氣味,加上半夜鄰座此起彼落的打鼾大合奏,這種嗅覺與聽覺的雙重打擊,與目的地遙遙無期的失落感,讓滑雪巴士漸漸變成活生生的地獄班車。

也因此,在滑雪熱潮發生前一年誕生的國鐵「シュプール號」(音同咻噗魯)列車,會在當時引起熱潮是可以想像的。這種不會塞車、價格比起滑雪巴士高不了多少的便捷交通形式,讓滑雪列車成功地成為日本國民心目中滑雪熱潮的象徵之一。

485spurkurohimemyoukoukougenh160211b
「咻噗魯號」列車

原本只是實驗性質的「咻噗魯號」列車,成功地打擊了滑雪巴士的幾項要害。頓時,這項由當時尚為國營化的JR鐵路公司,集合東日本、東海、西日本與九州JR分公司一起運營的特殊電車路線,成為滑雪客們最愛的選擇。JR特別設定在常態列車的區間中,穿插了咻噗魯號的班次,這項設計不但不妨害日常電車的運作,還能讓某些下班後就要直奔雪山的通勤族們,能夠一下車就能跑到對面月台的咻噗魯號上。一時間,咻噗魯號運行的大站之一:東京站月台上,可以看到許多背著滑雪橇的遊客,與西裝畢履的上班族站在一起排隊,甚至也有背著滑雪橇的西裝上班族,這不過又是泡沫時代的又一項奇異風景。

o0600038013844303592

但夕陽還是來臨了,持續六年左右的滑雪熱潮終於面對了衰退,隨著泡沫經濟真的破碎了,這股瘋狂的全民活動也為之冷卻,最先遭到衝擊的就是營運成本較高的大眾運輸系統。

首先在90年代初期,咻噗魯號已經面臨客運業者的反撲流血戰。被打擊最大的滑雪巴士紛紛打出超低價的策略,雖然票價很明顯已經低於成本,已經有幾家客運業者退出戰場,但仍然成功地穩固了一些不想在交通上花太多錢的滑雪客群;但不只如此,JR東日本在90年代開通了東北新幹線,速度更快更便利的新幹線(儘管價格更貴)讓計畫一日來回的滑雪客達成美夢,這讓班次只能穿插在正常班次間,導致速度快不起來的咻噗魯號相形失色,終於在2005年,各地的咻噗魯號紛紛結束了營業,曾經在傍晚月台踏上咻噗魯號,深夜到達雪場的美好回憶,就這樣與泡沫經濟一起消散。

但咻噗魯號雖然一去不復返,當年帶起的「列車滑雪遊」風潮裡,卻有一條電車路線存活下來,而且至今仍然擔負起「滑雪列車」的名號,那就是JR在1990年推出的「JR SKISKI」。

本田翼2

原本JR SKISKI是東京通往GALA湯澤滑雪場(ガーラ湯沢スキー場)的指定列車,但在滑雪熱潮時增加了通往各大雪場的班次,而到現在,JR SKISKI仍然是滑雪季節時最好的通勤工具之一,它還結合了住宿與滑雪教學的組合套票,試著想要在這個滑雪已經不再是全民運動的年代,繼續成為人們心中的最佳滑雪交通選擇。

但熱潮一旦衰退後的復興是特別苦澀,1999年往後13年,JR SKISKI連廣告都打得稀稀落落。想想彷彿是風水輪流轉,當年原田知世全身雪白的妖精裝,讓全日本國民視滑雪為己任,沒想到將近30年後,還是要靠可愛的美少女們來拉抬滑雪風氣。其實日文裡的SKI(スキー)音同「喜歡」(すき)。將滑雪結合上戀愛也許是天作之合的決定,JR SKISKI列車根本就可以改名叫「JR 喜歡喜歡列車」,再打上美少女期待在雪場談場戀愛的宣傳,也許這才是滑雪熱的復興之道?

eb3e02cd000e738a10c2d89641cbfb66--snow-board-nuest-jr

終於直到2012年,終於有美少女來拯救JR SKISKI了。 當年方才出道的本田翼以一系列「青春就是純白」(青春は、純白だ。)為題的廣告,與窪田正孝為JR SKISKI代言。從廣告裡可以看到窪田與本田在白雪大地上打情罵俏,本田低著頭望著放在男孩掌上的手,說:「男生體溫真的很溫暖呢」。天啊,這溫度高到要融化滑雪場啦!

從JR SKISKI這四年來持續推出青春女星的代言廣告,以及套票行程越開越多的趨勢,看起來這套美少女救滑雪的套路是成功的。每年代言的女星也都正好是一時之選:除了2012年的本田翼、2013年的川口春奈(「全部都是雪的錯」)、2014年的廣瀨鈴(「答案在白雪之中」,裡面還有一段復刻《帶我去滑雪》名場景)、2015年的平祐奈與山本舞香(「因為那裏有雪」),直到2016年最新的櫻井日奈子(「冬天來到心中」)。這些美少女都在雪嶺上為帥氣男生的滑雪技巧心動,一邊打打鬧鬧卻一邊邂逅甜美的戀情。

日本社會近年來迎來了一陣「不戀愛」風潮,20幾歲的男性有超過半數(53.3%)沒有戀愛經驗,年輕族群裡「草食男」甚至已經進化成不食煙火的「佛祖男」,為什麼年輕人再也不投身到戀愛漩渦裡去了呢?看著JR SKISKI的廣告,也許現在的年輕人們,需要近30年前那場全日本的滑雪熱潮再度復興的一天。

20131211124129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