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兩位藝人怒氣沖沖地對視,感覺衝突一觸即發。
「你怎麼不說道歉啊!」
「好啊!道歉就道歉啊!有什麼了不起啊!」
「你這是什麼態度!」
已經不像是在綜藝節目現場裡該有的氣氛,兩個人越罵越不客氣,而不只嘴上不客氣,兩人越靠越近⋯⋯甚至已經揪起對方的領子⋯⋯等等,兩人的臉幾乎已快貼在一起⋯⋯
下一秒,他們接吻了。
而在短暫的親密接觸後,兩人的怒火瞬間一掃而空,反倒是有點靦腆地,低著頭不發一語轉頭而去。不知道是意外,還是無法掩蓋心中的愛意,剛剛的火爆氣氛好像只不過是激烈一點的曖昧前戲,而那一吻就像是水到渠成的真情流露。
「化干戈為玉帛」不足以形容這一幕的弔詭與荒唐,但這樣的景況還屢見不鮮,幾乎每幾天就能在電視上看到一次。有時是男與女、更多是男與男、不免有女與女、有時是藝界大咖與新進藝人、有時是搞笑女丑與實力演員、有時是對醜聞避之唯恐不及的偶像與經驗老道(而且年紀可以做對方爺爺)的諧星;這一切並不是因為日本藝能界充滿了愛,因為這是一個日本民眾已經家喻戶曉的搞笑段子,這種套路被尊稱為「接吻藝」(キス芸)。
接吻藝的開山始祖,是諧星組合「鴕鳥俱樂部」(ダチョウ倶楽部)的上島竜兵。
鴕鳥俱樂部並不像一般牙尖嘴利的諧星,不是以機敏對口博得笑聲,他們搞笑的工具來自於他們的肉體,他們「投身」——完全是字面上的意義——於各種艱酷的環境中:像是滾燙的熱水、骯髒的泥水坑、超過二十公尺以上的高空彈跳台,他們故意不情不願地站上熱水澡盆邊,然後被等得不耐煩的成員推下去,讓觀眾看到他們在熱水裡激烈地扭動、發出痛苦的哀嚎,藉以換得觀眾的大聲歡笑。
這種搞笑方式被稱為「反應藝」(リアクション芸),似乎看起來只要夠大膽、皮夠厚,就能透過苦肉計換得觀眾的掌聲。但既然被稱為「藝」,就代表這不是單純地挨痛換笑而已。反應藝的精髓在於準確掌握現場的時機、準確掌握演出者的氣氛、並在沒有預先安排下,與其他藝人的節奏同調,並且宛如巧合一般自然地把段子演繹出來。
反應藝的段子眾多,而最耳熟能詳的段子,多半都來自鴕鳥俱樂部的發想。接吻藝也是一種反應藝,而且可以說是最考驗反應的一種表演。
上島竜兵是一位五十幾歲的大叔,矮肥短的身材讓接吻藝成為他的生涯代表作——有誰想跟矮肥短大叔接吻呢!?這種與上島接吻的恐懼感與刺激感,讓接吻藝更受到觀眾的喜愛。
只要上島竜兵在節目裡出現,就有很大的機率會發動接吻藝,而只要接吻藝一經發動,就代表現場一定有一位來賓要跟上島親親;如果所有來賓(包括觀眾)都了解這個套路的來龍去脈,則節目一開始後——不管這是購物節目還是綜藝節目都無妨,可以說現場已經暗暗地進入了一場狩獵遊戲。
這場狩獵的獵人就是上島,他的眼神開始搜索攝影機的位置、鏡頭對準了誰、現場氣氛是不是開始僵硬了、哪位來賓今天最適合成為他的獵物。外表獐頭鼠目的上島竜兵,其實五感已經鍛鍊地比嬰兒還敏感,畢竟他已經鑽研了這門技術二十年以上的時間。他對搞笑有著異於常人的執著,無論是被人嘲笑、或是讓人發笑;對他來說,如果觀眾不笑,他今天的演出就毫無意義。也因此他願意以身涉險,劍走偏鋒,就是要賭你一笑。
只要他鎖定了今天接吻的對象,等到時機成熟,他會突然與對象爭論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這衝突毫無意義,敏銳的觀眾或藝人便清楚這只是接吻藝的前奏,被鎖定的藝人如果也願意一起演這場戲,通常也會跟上島一樣開始越吵越大聲,從座位上站起,生氣地脫掉帽子,兩人越吵卻越接近⋯⋯深情一吻,最後以觀眾的大爆笑結束這場狩獵。
既然接吻藝是一場精密分析時機的搞笑,則它也必須因應時機而有所變形:如果今天的來賓是高貴不可玷污的少女偶像,觀眾當然會好奇上島竜兵夠不夠膽子敢一親芳澤。
當然上島也要裝出毫不在乎的硬上弓霸王氣勢,只是當上島突然大聲罵人時,身邊早知上島伎倆的諧星就會突然打他的頭,制止這場鬧劇,這種變化也會讓觀眾不由自主地笑出來,好像及時阻止了不恭之徒的暴行;但也有反其道而行的偶像,偏偏就是要出乎觀眾意料,眼見上島柔軟的嘴唇逼近,硬是咬緊牙關吻上一記,展現一下老娘才是真霸氣。
隨著接吻藝這個段子在日本全國家喻戶曉,它的變種日新月異,有些時候它與其他段子界接在一起、有些時候他們遲遲不親讓觀眾焦急、有些時候讓全場淪陷為一場大接吻比賽。接不接吻,對上島竜兵來說,是一場高度嚴肅的計算,他的這種嚴肅,讓接吻成為搞笑中最高貴的一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