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撞車吃狗食的廢土世界運將生涯 – 《MAD MAX 瘋狂麥斯》

《MAD MAX: Fury Road 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口碑票房成功讓人又懷念起經典的《MAD MAX 瘋狂麥斯/迷霧追魂手/衝鋒飛車隊》三部曲,作為新世代的第一款瘋狂麥斯遊戲,《MAD MAX 瘋狂麥斯》擷取了幾部賣座動作遊戲裡的元素,呈現了電影裡荒涼無垠的廢土世界。但這偉大的電影系列並非僅以視覺效果炫人,這款遊戲能夠忠實傳達電影裡最吸引人的殘酷世界法則嗎?見仁見智。

以下討論均有牽涉《瘋狂麥斯》四部電影情節,請小心暴雷,但說回來,你如果至今仍未看過這四部電影,那應當先看電影來補習這些精彩的動作體驗。

maxresdefault

首先,這款遊戲並不像有些電影改編遊戲,它並不是任一部電影的重製版,所以也不會出現任何你熟悉的角色,它講述的是全新的故事。這款遊戲的時間點設定應在《憤怒道》之前,地點設定在圍繞在汽油鎮(Gas town)周遭的區域:滿是大漠白沙的「白化大地」、崇山峻嶺的「死亡荒野」、廢材零件堆積成山的「垃圾場」、一望無垠裊無人煙的「沙丘」等等。

故事的大魔王,即為不死老喬(Immortan Joe)的第三個兒子斯克托斯(Scabrous Scrotus),他維持了家族優良傳統,殘暴、壯碩、愛怒吼又變態,手持得意武器大鏈鋸,腳下有自己的戰爭男孩(War boys)大軍,每日坐在巨大卡車上出巡他的領地 – 位於不死老喬鎮守的大本營(the Citadel)南方的汽油鎮。如果你還記得《憤怒道》,故事中段後不死老喬為追捕麥斯一行,出動了大本營、汽油鎮與子彈農場三大據點的重兵,你可能還記得汽油鎮領軍的是位胖胖白皙的和善老翁「吃人者(People-eater)」,為什麼是他而不是斯克托斯呢?很簡單,因為本遊戲最終就是要宰掉斯克托斯,老伯伯才頂替他成為汽油鎮的新老闆。

Mad-Max-Avis-Scabrous-Scrotus scabrous_scrotus_and_dog___mad_max_by_plank_69-d99kl3x

scrotus
斯克托斯,他們兄弟倆都喜歡在背後背東西,他哥背個機車龍頭,他背兩個死人頭。

 

People-eater-3
汽油鎮未來的新老闆,吃人者(the People Eater)
ScreenHunter_48 Oct. 10 06.29
汽油鎮,在那個搶油搶到不行的年代,這裡日日夜夜都在挖掘石油。

故事開頭的脈絡跟《憤怒道》有點類似,麥斯一樣是開著他的愛駒V8攔截者,帶著他死去的妻女照片(電影裡他的小孩還是嬰兒)在廢土世界趴趴走,突然遇到了斯克托斯的戰爭男孩伏擊,這邊特別的是參考了電影《MAD MAX》開場的片段,戰爭男孩們以為麥斯消失了,但麥斯的V8攔截者突然從側邊岔路突然衝出,又近距離獵槍爆頭司機,輕鬆解決。但就在下車搜刮汽油時,被追兵趕上逮個正著,接著車被拖走、全身被扒光、被揍得遍體麟傷後,跟電影不一樣的是,他被丟在路邊沒帶回家作血袋,而且遊戲裡的麥斯太神勇了,相反的他爬上了斯克托斯的卡車,與魔王幹上一架,還奪下斯克托斯的鏈鋸,往他腦門一插!

這是遊戲開頭六分鐘的片段,值得一看

哇喔,真快,遊戲開始五分鐘魔王就GG了啊!當然沒那麼簡單,還有後話,腦袋上插把電鋸的斯克托斯把麥斯丟下車,而被丟包的麥斯只穿了件褲子,開始他的廢土復仇計畫。

遊戲的主軸為麥斯重組他有著V8引擎的寶車,這過程裡,麥斯依賴遊戲開始時認識的黑手恰姆巴吉特(Chumbucket) – 一個一心偏執地想組出完美跑車的駝背畸臉機械工,恰姆帶著麥斯走訪上述各大地頭蛇掌管的區域,協助老闆們解決問題以換取車子的重要零件,最終直搗仇人斯克托斯的汽油鎮取回最重要的V8引擎為止。麥斯與恰姆猶如瑪莉歐賽車最不評的Gamecube版一般,兩人一車展開冒險,麥斯開車,而後座的恰姆就負責發射武器攻擊。而在這個沒車就GG的世界,有任何損傷,停車時恰姆就會自動進行維修,理論上在系列電影裡從未出現如此貼心的夥伴;第一集裡麥斯根本無夥伴可言,第二集裡所有「好人」都懷疑麥斯,除了一個野孩子;第三集一樣所有人都只想利用他,包括對他友善的野孩子們;第四集的福莉喔~紗(這樣會不會比較萌化一點)自己可以做大部份事情,只希望麥斯別搗蛋。

Chumbucket

但恰姆是非常特別的夥伴,除了他是全作品裡少數點滿黑手技能的角色外,他的偏執性格讓他成為了史上最佳奴隸。他自稱聽到了神諭,命他自廢鐵中鑄造一位融合鋼鐵與汽油的「天使」–世界最快的汽車,他生來就為達成這使命,為此叫他做什麼都可以,不管是在槍林彈火中修車,在大風暴中依然緊緊攀住車體(是的,為了修車進出方便,他坐的後座是沒有車頂的,基本上他整路都在後面吹風吃沙),這些都難不了他。而他視開車技能滿點的麥斯,為讓他圓滿天命的「聖者」,殊不知麥斯僅是為了組好車走人,但恰姆可是從頭到尾無怨無悔,也因此結局恰姆的宿命格外令人感嘆又不意外。

Mad-Max-Video-Game-Will-Benefit-from-Fury-Road-Success-Avalanche-Says-482392-2
至少給他個位子吧!

MadMaxGI1

 

整個遊戲是目前流行的沙盒類型遊戲,主線劇情就是到幾大區域解決地頭蛇委託的案子,而支線任務包括:

1.整個世界共有190幾個清掃地點,可以在此找到廢金屬(等同於貨幣)或「歷史遺物」,這些歷史遺物就是舊世界的舊照片,這些照片或是陽光戲水、或是嬰兒嘻笑、酒吧尋歡、雪地堆人,如此和平的情景比照找到這些照片的黃土廢墟,沒有水,沒有食物,整個世界死得透透,令人不勝唏噓,頗有《瘋狂麥斯》系列世界觀的風格。

ScreenHunter_52 Oct. 10 06.52 ScreenHunter_51 Oct. 10 06.52 ScreenHunter_50 Oct. 10 06.52 ScreenHunter_49 Oct. 10 06.51

2.每個大區域都有一個熱氣球觀測點,可以坐上氣球飛高群覽四周重要地點,意義如同《刺客教條》中用來打開地圖的高塔點一般,只是你沒法像刺客一般邊鬼叫邊一躍而下。

2015-09-06_00004

3.每個大區域都有幾個地雷區,可以載著小狗狗去嗅出地雷以拆除之。小狗狗?沒錯,本作維持了前幾部電影的傳統,有隻忠心狗狗,但牠的功能只是用來聞地雷而已。而且小狗狗都沒狗食可吃,因為主角賴以為生的補血食物就是狗食(名叫Dinki-di),時不時可以看到麥斯大快朵頤狗食的不雅畫面(除了狗食還可以吃死鳥、死蜥蜴、死老鼠),但小狗狗吃狗食的畫面從來沒看過。

ScreenHunter_53 Oct. 10 06.55

看電影第二集裡麥斯吃得多享受啊~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4.每個大區域都有一條敵方護衛車巡迴路線,通常是一台主戰車搭配三四台護衛車沒日沒夜地轉圈圈,麥斯可以攔車轟爆這些車子以取得車上裝飾。

5.每個大區域都有幾個敵方據點,這些小副本裡面有一堆牛鬼蛇神的戰爭男孩,有些還會有比較難打的小魔王。麥斯可以選擇用拳頭、棍棒或是獵槍解決。有趣的是獵槍,小嘍囉只要一發獵槍就能了結,不會有只打傷手腳這種問題,但麻煩的是獵槍子彈不多,身上能攜帶的量也只有幾發而已,所以還是只能以拳腳解決。而本作的格鬥系統就是《Batman:Arkham Asylum 蝙蝠俠:阿甘精神院》的那一套,打起來非常爽快,只要抓準揮拳、格檔、與終結技的搭配使用,就能讓你打起來跟降龍十八掌一樣帥氣。

max-game3 mad_max_game_23 2872532-madmax_shotgun+combat

《瘋狂麥斯》既然是沙盒遊戲,當然也沿襲了沙盒遊戲一貫的缺點:後期常淪於平淡的機械式解支線任務狀態,而《瘋狂麥斯》的支線任務也不像《GTA 俠盜賽車手》那麼多樣豐富。但這是一款描寫廣大廢土世界的遊戲,不像其他有著大量現代都市街景的遊戲,放眼望去全是絢麗的大塊荒野,不管是日落黃沙、夜裡滿天繁星或是峻偉的峽谷山景,都很賞心悅目,孤獨一車在末日場景裡奔馳,很有千山我獨行的味道。

Mad_max_videogame-fury-road mad-max-road-wallpaper 3046674-poster-p-2-see-how-you-can-ride-the-fury-road-yourself-in-new-trailer-for-mad-max-video-game Mad-Max-Wasteland

除了這些特點之外,沿襲《憤怒道》裡驚人的風暴橋段,時不時玩家也會收到「暴風警報」,隨後不久超大暴風就會來襲,只要待在室外就會見識到天地變色狂風暴雷的地獄場景,而基本上本世界裡就算是室內也破破爛爛,除非你躲在地下隧道,不然也一樣是飛砂風中轉狀態(整個人呈大字型在空中轉來轉去)。而風暴不但會把你吹飛,不時隨機的雷擊還會把你變成BBQ,還會有砂石或招牌隨風飛來砸中你。但風暴雖然危險,在風暴中與敵方車輛追撞槍戰,卻也是遊戲中最刺激壯觀的時刻,不但得在視線不佳的氣候下追逐,小心不要撞上山壁或大石頭,還得小心車隊的自殺式撞擊,最恐怖的還是大範圍雷擊,看著整台冒火的車輛被青色閃電一擊爆炸,真是痛快。

還是看影片比較容易了解。一開始可以看到風暴警報,隨後從南方山頭出現大量湧出的塵霧,不一會就呈現沙塵蔽日雷電交加的景象。

這款遊戲的製作猶如《憤怒道》本身一般,波折不斷。遊戲原本預定與電影一起上檔,卻直到四個月後才上市,原本電影導演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主導整個遊戲製作,後期卻改換為曾開發《Just Cause 正當防衛》的山崩工作室(Avalanche Studios)。但以米勒原本的構思,遊戲可以成為比電影更豐富的敘事架構,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遊戲是四次元的敘事方式,遊戲理論上可以等同於小說,那是像我這種電影編劇最忌妒小說家的部分;你可以隨時暫停時間,停下來確認任何小細節。但在電影裡,雖然你也很想先暫停一下來好好檢視一個角色,但那是行不通的。

按照米勒的思維,遊戲作為一種高度互動的娛樂形式,可以讓創作者塞入極大資訊量的世界資訊,讓玩家自由探索,但在電影這種限制時間長度的藝術裡,講好故事比講完故事更重要。所以理論上,我們能夠期望《瘋狂麥斯》是一款承載米勒心中的末日廢土世界觀的偉大作品,裝滿了許多來不及放進電影的設定,同時又講好一個故事。但以《瘋狂麥斯》的遊戲劇情來說,為了符合沙盒遊戲的形式,很大部分都只能看到麥斯東跑西跑解任務,只為拼裝一台神聖跑車。由於太強調在收集零件的過程,不禁令人好奇,車子是很重要,但是否真的重要到可以眾叛親離?甚至犧牲許多更美好未來的可能機會?

遊戲裡這樣的劇情設計與《憤怒道》的劇情比較之下,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憤怒道》裡麥斯反過來為了未來(還不是他自己的未來)而犧牲了他自己的所有(連自己的血都可以奉獻),這種設計才更符合自第二集、第三集至《憤怒道》的中心思想:在一切瘋狂的未來世界裡,你只有變得更瘋狂才有存活機會,但往往只有麥斯才能活下來,因為他的瘋狂有一個方向,那不是單純為了活命或道德,那是為了利他(第二集)、希望(第三集)、與改變世界(第四集)。

《瘋狂麥斯》就劇情的本質上,會令許多想藉由遊戲重溫麥斯世界的粉絲仍然悵然所失,你仍然可以嗅到許多過去電影裡的殘忍氣味,可是也僅只於此。但就遊戲的本質上,它仍然有著不錯的遊玩體驗。它不像一般建構在今時世界的沙盒遊戲,你得躲避路上的行人車輛而無法盡情開車奔馳。在《瘋狂麥斯》裡,你可以撞死路人(因為都是敵人)、高速狂飆(只要小心石頭)、選擇用各種方式破壞路上其他車輛。

mad_max_cars
麥斯撞擊敵車,依舊可以看到可憐的恰姆趴在後面。

Mad_max_videogame_-_vehicular_combat 17031296647_6a2c440bdf_h MadMax_VehicularCombat_0204_1011_001.0

某種程度上,如果這款遊戲標題不叫《瘋狂麥斯》,再移除那台V8攔截者,本遊戲更像是《Twisted Metal 烈火戰車》與《蝙蝠俠:阿甘系列》的私生子,這代表了《瘋狂麥斯》仍然是一款有著賽車大逃殺與連段格鬥快感的刺激沙盒遊戲,但不能期望它真的體現了瘋狂麥斯電影裡的瘋狂犧牲精神。

2則留言 追加

  1. 我會覺得奉獻的部分在那四個城寨上,只是畢竟是非必要主線,所以存在感薄弱
    看著資源豐富起來的人們生活過得更好就有點高興,但各城寨間相處不睦又有點哀傷
    我把四個都升滿,加上中間幫人的主線劇情,沒想到後面這麼殘酷…
    只是如果就你所說這個是有點像電影前傳,那麼憤怒道中讓麥斯痛苦不已的小女孩可能就是這裡來的?
    英文不是太好,覺得麥斯也許認為第四個城寨夠安全,寧可把他們留在那邊也不願帶走,沒想到黑手經不起銬問,就…
    最後寧可車毀人亡也要報仇的憤怒就更加猛烈

    感謝好文

    1. totorojack表示:

      OK,我可以回答你關於「電影裡小女孩是不是Glory」這個問題,答案是對,也不對XD

      電影裡小女孩劇情,在後來出的官方前傳漫畫裡有解釋,這個小女孩名字叫glory…..
      但她的造型跟遊戲不同,電影裡小女孩是黑髮,遊戲的glory是紅髮。
      但漫畫的劇情基本上跟遊戲是異曲同工。

      1.都是媽媽(漫畫裡的媽媽不叫Hope,也不是妾,比較像電影後面的many mothers成員,是機車女戰士)請MAX去救glory,
      2.MAX都到地底去救glory
      3.壞蛋都抓小孩做奴隸,遊戲裡叫小孩挖洞,漫畫裡叫小孩爬進廢墟管道裡找食物用品等,漫畫裡壞蛋稱呼小孩「tunnel monkey」,管道小猴。
      4.最後都有順利救出女兒,母女團圓
      5.母女都有請MAX來當爸爸
      6.MAX都回絕了(oh…mothafucka…..)
      7.最後母女都遇害了,漫畫是被殘存歹徒撞死了,遊戲就…you know…

      所以呢?遊戲裡的小女孩是不是電影裡的小女孩呢?就看你的想法嘍……..XD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