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曾幾何時是台灣數個世代男人的不二偶像,但時代過去,人心不古,好像007也不得不變成過氣的代名詞。大王身為007的狂信教徒,自然得擔起復我龐德的中興大業,但怎麼統整歸納,還是不如一部一部談。至今24部龐德電影,各有不同風華,要談是件大工程,也未必一時談得清楚,不如隨興而為,也不拘電影先後順序,望諸君陪我雜談閒聊,就當鄉野奇談無聊看看無妨。
《Thunderball 霹靂彈/鐵金剛勇戰魔鬼黨》是第四部007電影,1965年12月22日上演,仍是由當時紅極一時的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主演。他已經連續四年飾演龐德,票房也像飛天火箭一般節節高升,《霹靂彈》的一億四千萬美金美國票房,已經是第一部007《Dr.No 第七號情報員/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票房的兩倍有餘,事實上本片是史恩康納萊時期最高票房的007電影。當年夏天史恩康納萊正與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第一次合作,拍攝了一部深刻描寫軍隊不平等待遇的《the Hill 山》,本片評價不凡,又拿到了坎城最佳劇本獎。年尾康納萊又靠《霹靂彈》拿到超高票房,可以想見這位才三十多歲的演員當時是多麼如日中天。
這部007電影描述萬惡的魔鬼黨(SPECTRE。孩子,惡魔黨是科學小飛俠要處理的對手,不是龐德)攔截了北約組織的兩顆原子彈,作為勒索民主國家的武器,勢必將會造成無辜百姓生靈塗炭。MI6派遣了所有00探員去阻止悲劇,但只有我們的007探員詹姆斯龐德,成功一路追查線索至炎熱潮濕的巴哈馬拿索,在那裏他遇上了艾米利歐拉鈎(Emilio Largo),一位獨眼神秘大亨。但艾米利歐其實是魔鬼黨的重要幹部,他就是這場陰謀的主謀。龐德周旋在美女與奸人之間,最終解決了這一場驚天危機。

本片最特別之處,在於雖然日後有部007電影,在台灣被譯為《the Spy Who Loved Me 海底城/鐵金剛勇破海底城》。但其實《海底城》並不太海底,在過往007電影最重要的結尾大決戰裡,正邪兩方都在海上基地裡讓子彈飛。反倒是本片,結尾大部分都在海底進行正邪大廝殺,魔鬼黨與軍隊拿著魚槍、開著水中推進器拚得你死我活;而電影重要的場景巴哈馬拿索本來就是潛水勝地,劇中女主角多米諾(Domino)也是潛水員。與海底這麼有關,本片真應該改名《海底霹靂彈》之類。所以龐德談情說愛到一半,突然拿起魚槍射死匪徒,完全是再正常不過。


現在談起007的佩表,十之八九大家都會談起歐米茄(OMEGA),但勞力士(ROLEX)才是早期007的標準配備,但本片裡龐德戴上的卻也不是勞力士,而是百年靈(Breitling)。說起來勞力士倒是結實在《霹靂彈》吃了一次虧。
當年《第七號情報員》時,勞力士並不願出借免費手表給製作團隊。這是因為1962年的當時,還不流行這種商品置入性行銷,而且,也沒人能擔保《第七號情報員》的票房成功,免費出借根本是划不來。為此,007電影史上最重要的製片亞伯特布洛可利(Albert “Cubby” Broccoli),慷慨地把自己的勞力士Submariner 6538讓這位新情報員戴上。但雖然007票房不斷攀升,在後續的電影裡也戴了勞力士,還引起不少話題。可是直到《霹靂彈》,這次勞力士願意借出免費手錶了,卻仍然不願意付出廣告費給這部鐵定賣座的動作電影,製片方一不做二不休,就換上了百年靈的錶款(Top time 2002)。這一換,還換了兩支百年靈,連配角北約駕駛員都戴上百年靈,還有特寫鏡頭。007史上第一次出現手錶型的特殊道具,應該就是《霹靂彈》的百年靈,龐德用它內藏的蓋格探測器來測量輻射,至此正式開創了龐德手錶的風潮,每集觀眾都好奇007的手錶又要彈出什麼新功能。

看著百年靈如此顯眼,電影票房又好,勞力士真是吃了大虧。但就商品置入的概念而言,以現在的觀點很難想像為何勞力士不肯付廣告費。事實是勞力士雖然在007電影裡出現很多次,但從來未曾付過一毛宣傳費,頂多就是提供演出手錶而已。為何勞力士如此大牌?很簡單,007之父,原著小說作者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正是勞力士的愛好者,而他也是在文藝作品裡進行置入性行銷的史上第一人–在他的書中龐德總是戴著勞力士。這就是勞力士可以拿翹十數年也不願付錢宣傳的原因,因為龐德天生就是要戴勞力士!他爸說的!
這種狀況持續到1995年,沉寂已久的007再度復活,《Goldeneye 黃金眼/新鐵金剛之金眼睛》上映了,歐米茄抓到這個機會,不但重金請當時的龐德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擔任歐米茄官方大使、又付給製片大筆的宣傳費、更配合電影上映製作10007支的限量手表。如此誠心誠意的資本主義態度,當然是打動了主角演員、製片與粉絲的心,至今20年來,歐米茄一直都是007的標準配備。
《霹靂彈》還有一事值得一提,幾乎奠定了007往後50年的銀幕形象之一,起源來自當年11月的花花公子雜誌(Playboy)專訪。
花花公子雜誌選在11月專訪他,很明顯是順帶要推銷聖誕節檔期的《霹靂彈》。但史恩康納萊是一位銀幕硬漢,私底下這位標準蘇格蘭男兒從來有話直說。這場專訪如果以今日眼光來看,可著實是百分之百的政治不正確XD。我直接翻譯其中一段。

Playboy:「如同龐德有時在銀幕上的表現,你怎麼看對女人動粗這件事?」
康納萊:「我不覺得打女人有什麼不對—不過我不建議用打男人的方式打女人。如果已經嘗試過很多方式溝通都無用,而且也給她很多次警告了—-大方地給她來記巴掌是OK的。如果這女的是個逼阿取、或是歇斯底里、或是一直很苛薄,那我就會動手。我覺得男人必須比女人更加先進。如果真的勢不可行,那我真的會動手–根據那些塑造男人成長的原則來動手。
但我不覺得我是一個虐待狂,我覺得龐德對女性做的那些事,是來自因為他是一個果斷的人,當然有時不免過於殘酷。但女性的本質本來就不夠果斷—『我今天要穿這樣嗎?還是穿那樣呢?』—然後她們遇上了一個自始以來對所有事都很堅決的男人。當然,這還要再加上龐德從來沒有愛上任何女孩。他對任何事物永遠手到擒來,包括女人。我想這解釋了,為什麼非常多女性對那些不甩她們的男性如此癡迷的原因。」
女性主義在60年代才正要萌芽,而史恩康納萊又是名滿天下的大明星,想必即便是在雜誌上如此大放厥詞,也不會降低女性觀眾對龐德先生的尖叫歡呼聲。但這段發言現在看來的確是有點驚世駭俗XD。而事實上在康納萊時代,007的確是「雙頭打天下」的狀態–拳頭打男人、拳…..除了拳頭…大多時候是另一個頭打女人。暴力與任意交配是詹姆斯龐德與人溝通相處的方式,加上康納萊私底下也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大男人主義的演員,這更加形塑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硬漢形象,他敢說我們不敢說的話,敢作我們只敢想像的事,而女性往往爭先恐後地撲向他。讓睪酮素滿溢的龐德輕易地擄獲了男性觀眾的心,這是多麼完美又錯誤的人生導師啊XDXD!
《霹靂彈》這部康納萊時期電影,有著上一部電影《Goldfinger 金手指/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劇末大場面混戰、更添加了不少眼花撩亂的新穎科技、還有高達四位的美女被龐德染指(目前史上最多),再加上1965年當年正巧蘇俄發動了一連串的核子試爆實驗,帶動了人們對核爆的恐懼感。國際新聞加上大製作,讓這部比起前幾部007電影更加荒唐誇張與娛樂化的電影,獲得了超高的票房,這也是史恩康納萊的龐德最巔峰的時期,《霹靂彈》值得推薦給您。
這集Bond再沒有配戴百年靈時,還是有佩戴勞力士的喔!
可以再看仔細些: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