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墜落懸崖也要愛 – 談黃偉文《不翼而飛》

大家好,又到了今日的偉文時間~~~~(有這種東西嗎

梁偉文(林夕)與黃偉文這兩位華文填詞大家,最為人稱道之處,都在於他們試著用詞來講一個「故事」,而不只是蒼白的感嘆與傷春悲秋。林夕的《四人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黃偉文

而《不翼而飛》是另一個好例子,在原本就不長的篇幅裡(還得扣掉重複的副歌部分),要講述一個故事是不容易的事。但《不翼而飛》仍然安排了兩個角色,一個置身事外–歌曲裡的第一人稱「我」,一個當局者迷–在愛情裡受苦的「她」。兩個人像是對談一般討論愛得值不值得,「我」批評「她」為愛丟了自尊,「只要他 幾句安慰 一點慈悲/舊情的後悔 從小的自卑/馬上就 不翼而飛」。這樣從第三方看愛情的套路雖然不是新嘗試,甚至梁靜茹自己的成名曲《分手快樂》都是這樣的故事。從道理上,「我」批得方方面面,「愛情有給過妳什麼/最後失去的一定更多」,在「理」字以及客觀上完全站得住腳。但愛情不是邏輯可通,它是純然的情感活動。

而《不翼而飛》最妙的,是在最後來了一個辛酸的逆轉。 「愛情有給過你什麼/你沉默/再苦笑地反問我/誰不是赴湯蹈火/找一片小快樂」,你能說「她」是走火入魔,她卻笑你是從未愛過。

「誰不是 赴湯蹈火/找一片 小快樂」
「有什麼花火 /不是在一聲 一閃就散落」
「誰不是 受盡折磨/卑微中 尋找快樂」
這三句就是《不翼而飛》中最畫龍點睛的亮點,完全推翻了大半歌詞對愛情的炮轟韃伐,呈現了戀愛的真正面貌–也許這就是一場苦多於樂,卻令人難以釋手的瘋狂遊戲。

如果細究林夕的詞,可以看到他雖然總是哀哀怨怨地嘆人不愛我,但仔細看得更深,卻很容易發現他對愛情的不信任、絕望與空虛,最終甚至提昇到了佛家的高度—一切隨緣,戀愛不過是自擾的泡影。

像是林夕為側田寫的《好人》:

人人親近我 無人爭奪我
無人關懷是誰大平賣親和
平凡像我路過 十個似我
你管不到那麼多
天都不愛我 立心孤立我
平凡的人若提及情份便顯得不配麼
難道我看不到現況正是結果

最後一句最為血淚:

天都不理我 令我想清楚
感情是來自由弱者所寫的悲歌
事實上為什麼不拍到拖 說穿了我不美 信我

但柳葉刀黃偉文雖然在他超過半數的情歌裡,都是刀起刀落斬肉斷骨。但就像《不翼而飛》,雖然傷透了心,但「誰不是找一片小快樂」,即使丟盡自尊,這樣短暫即逝的快樂也是真實的,值得這一路的忍耐與辛酸。黃偉文仍然是相信愛情,即便它時時不翼而飛。


梁靜茹《不翼而飛》,黃偉文詞/鄺梓喬曲

你在飛 不過與他對望一會
地心引力 在消退
身體像被 氣泡包圍

你在飛 沒翅膀 也沒所謂
物理 早已經違背
只要他 幾句安慰 一點慈悲
舊情的後悔 從小的自卑
馬上就 不翼而飛
可是你也明白 由此下墜
會有多粉碎

愛情有給過你什麼
最後帶走的一定更多
你為何 願意為 一秒飛翔 餘生在墮落
愛情有給過你什麼 你沉默
再苦笑地反問我
誰不是 赴湯蹈火
找一片 小快樂

一秒鐘
誰不是一路忍痛 換幸福一秒鐘
你覺得 世情萬種 沒有不同
不怕有犧牲 只怕不光榮
真愛總來去洶洶
慶幸上過天空
才有資格 跌得那樣重

愛情有給過你什麼
最後帶走的一定更多
你為何 願意為 一秒飛翔 餘生在墮落
愛情有給過你什麼 你沉默
再苦笑地反問我
有什麼花火 不是在一聲 一閃就散落

愛情有給過你什麼
最後帶走的一定更多
你為何 願意為 一秒飛翔 餘生在墮落~
愛情有給過你什麼 你沉默
再苦笑地反問我
誰不是 受盡折磨
卑微中 尋找快樂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