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日本Sharp在推特上抱怨:「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能作為未來開發的參考,請告訴我你『死都不想做的家事』是什麼,我最討厭的就是燙衣服」。
家電,人類科技發展中少數真正改善人類身心靈狀況的偉大發明,他們誕生的目的無疑是為了取代人類的雙手、節省體力、並將這些接過來做的家事做得更好。但很不幸地,目前高科技的家電,卻仍然無法完全涵蓋我們的生活家事範圍。
連家電大廠Sharp都在靠腰了。
可想而知,這則「連機器人都在抱怨」的家事黜臭文,立刻掀起了一波「到底世界上最討人厭的日常家事是什麼?」討論,有人抱怨「掃地」是最痛苦的,抱怨「怎麼可能掉那麼多頭髮!」;有人抱怨「清理流理台」,因為「無論清潔多乾淨,煮一次飯就油膩膩」。當然,可想而知,無論什麼論爭都會出現的一種派別也要發聲:
「我覺得所有家事都很G車。」
大品牌的推文通常讚數或分享數都很高,但很少人會真的去回覆推文。這則暗示大家一起來黜臭的推文不一樣,回文數甚至超過了分享數:代表與其分享推文給你的親朋好友看,不如我先來幹譙一下比較重要。
那麼,統計仇恨的時間到了:究竟、到底、Sharp推文吸引而來的超過1.5萬則回覆裡,前五名令人類抓狂、排斥、自我放棄的「死都不想做家事」是什麼呢?
(以下無任何家電、家事清潔相關業者業配,有興趣的乾爹乾媽們請熱情提供大王業配。)
第五名:「掃廁所」
家事令人討厭的原因之一是「髒到不想碰」,以大多數生物的習性來說,排泄場所是深植於DNA之中最排斥的地方。而「整潔」這個被強制植入日本民族性之中的概念,似乎想盡辦法壓迫日本人一定面對廁所:古早以來,就有把廁所打掃乾淨,運勢與財運都會上升的說法。

問題是廁所清潔本質上就很複雜:必須清潔馬桶內部、馬桶座墊、座墊連結處、馬桶底座與周遭地板……這樣還不夠,日本消臭劑廣告都在強力宣導:男性尿尿即便沒有灑出馬桶,飛濺的尿液卻可能噴濺到四周的牆壁與地板上……廣告還特地拍出噴濺範圍……甚至可以飛到跟人一樣高的四周壁面上。

第四名:「熨衣服」
網友說義大利人從內褲到襯衫通通都要熨,超級麻煩,但是日本也不遑多讓。上班族的襯衫如果沒有熨平整,甚至會被加上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夫妻關係惡劣等等負面印象。每天都要穿襯衫上班,那就代表每天都得熨衣服……而且要熨的還不只襯衫。為了不想燙衣服,定期送洗的人所在多有——至少洗衣店會幫你通通熨好。

第三名:「清潔流理台排水孔」
廚房絕對是家事清潔的主戰場之一,而不管你是用電磁爐或瓦斯爐做菜、不管你是每天川燙或是大火快炒,無論料理方式會產生油煙多寡,流理台排水口一定都會髒——因為洗碗是免不了的,而排水口也難免因此累積各種菜渣油污。
當然,排水孔濾網是絕對不可少的——大王不能忍受家中一天沒有濾網。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目前有許多新式流理台,結構跟過去排水孔直通水管的方式不同,許多所謂「韓系」流理台,直接將排水孔下方水管的「存水彎」設計,搬到了排水孔正下方——排水孔濾籃下方就有一個永遠有水的空間,固然這種設計號稱有「防蟑防臭」的優點,但是,代表你也會永遠看到一鍋灰灰混濯的水就在濾網下方……要接受這種設計好像需要一點心理建設……

第二名:「清潔浴缸」
我想台胞們會選擇這個答案的人數應該沒有那麼多,但是對自豪於「泡澡文化」的日本來說,在浴缸泡澡甚至是「生活基本需求」——窮小子能住到有浴缸的房子,就覺得自己總算有種「出人頭地」的感覺。問題是,一家子每天晚上都要泡澡,浴缸的清潔當然變得很重要……而且如果每天都要洗澡,那不清理也不行。更麻煩的是,因為你必須全身光光地進入浴缸,這也代表浴缸的清潔比以上幾種家事更重要——在髒浴缸泡澡可能會引發許多皮膚病或感染的,髒流理台可沒那麼恐怖。

當然浴缸清潔更麻煩之處,是在於它與生俱來的巨大體積(即便一人份浴缸仍然很大),以及貼心的「視覺化提醒」——太久沒清理的話,你會發現浴缸被粉紅色物體佔領了唷~
終於,到了第一名……
它不是最髒的、也不是最難清理的、更不是最費體力的……它就是!
折衣服。
戰後發展至今70年、洗衣機科技仍然無法克服的最終難關、不同衣物還有不同的收納方式、麻煩程度遠遠超越洗衣與收衣、最終洗好衣服通通放在房間角落如山……折衣服是許多民眾票選的不動第一名。
你最討厭……死都不想做的家事是什麼呢?這五項日本民眾死都不想做的家事中了你的幾顆地雷呢?不知道西島秀俊有沒有在做家事呢?

如果有請傭人,就不用討厭做家事了😂
資本主義終將戰勝一切🤣